•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酒筵上答張居士》 白居易

    但要前塵減,無妨外相同。
    雖過酒肆上,不離道場中。
    弦管聲非實,花鈿色是空。
    何人知此義,唯有凈名翁。
    分類: 詠物寫花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頭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酒筵上答張居士》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酒筵上答張居士

    但要前塵減,無妨外相同。
    雖過酒肆上,不離道場中。
    弦管聲非實,花鈿色是空。
    何人知此義,唯有凈名翁。

    譯文:

    但要減少世俗之情,并無礙于外表相像。
    雖然身處酒肆之上,但心中仍然專注于佛道修行。
    音樂聲音并非真實,花飾色彩只是虛幻。
    幾個人能理解這個道理,只有凈名的翁。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回答張居士關于佛教修行的問題。詩人告訴張居士,我們在世俗生活中可以享受外在的快樂,但是內心要減少對世俗的執著,保持對佛道的專注。雖然我們身處紛繁喧囂的酒肆之上,但是心靈仍然屬于修行的道場。詩人用弦管聲非實、花鈿色是空的表達方式,告訴我們這些外在的享受都是虛幻的,只有通過修行才能達到真實的境界。最后,詩人認為只有像凈名翁這樣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這個道理。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佛教文化中的"世俗即是修行"的思想。詩人用對比的手法,將外在的酒肆和內在的修行進行對比,強調了修行者要在繁雜的世俗中保持對佛道的專注。詩中的音樂和花飾都象征著外在的享受,而詩人則通過"非實"和"是空"這樣的形容詞,表達了這些享受只是虛幻。最后,詩人通過提及凈名翁,傳遞了對修行者的贊賞和敬仰之情。整首詩簡潔明了,意境深遠,是一首很有哲理的詩詞作品。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酒筵上答張居士》白居易 拼音讀音參考

    jiǔ yán shǎng dá zhāng jū shì
    酒筵上答張居士

    dàn yào qián chén jiǎn, wú fáng wài xiāng tóng.
    但要前塵減,無妨外相同。
    suī guò jiǔ sì shàng, bù lí dào chǎng zhōng.
    雖過酒肆上,不離道場中。
    xián guǎn shēng fēi shí, huā diàn sè shì kōng.
    弦管聲非實,花鈿色是空。
    hé rén zhī cǐ yì, wéi yǒu jìng míng wēng.
    何人知此義,唯有凈名翁。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酒筵上答張居士》專題為您介紹酒筵上答張居士古詩,酒筵上答張居士白居易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