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薛濤(見張為主客圖)》 白居易
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風猶隔武陵溪。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贈薛濤(見張為主客圖)》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薛濤(見張為主客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詩中描述了山勢接云霓的蛾眉山,以及詩人希望能跟隨劉郎北上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蛾眉山的山勢接觸著云霓,
我想追隨劉郎北上的路途。
如果簡單像剡中般容易,
春風也隔著我們到達武陵溪。
這首詩的詩意是詩人通過描繪蛾眉山的壯美山勢,表達了他對友人劉郎的思念和追隨之情。詩人希望能夠像剡中一樣容易地找到劉郎的去向,以期與他再次相見。然而,現實卻讓詩人感到無奈,就像春風隔著武陵溪一樣,阻隔了他們的相聚。
這首詩通過描繪山勢和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柔情和思念之情。同時,詩人將自然景色與人情之間進行對比,凸顯了現實生活中的困難和追尋愛情的不易。整首詩以寫景抒懷的形式,結構簡潔明快,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思念。
《贈薛濤(見張為主客圖)》白居易 拼音讀音參考
zèng xuē tāo jiàn zhāng wéi zhǔ kè tú
贈薛濤(見張為主客圖)
é méi shān shì jiē yún ní, yù zhú liú láng běi lù mí.
蛾眉山勢接云霓,欲逐劉郎北路迷。
ruò shì shàn zhōng róng yì dào, chūn fēng yóu gé wǔ líng xī.
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風猶隔武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