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節》 方回
年年節與物相符,筍已成竿燕欲雛。
客里不知端午近,賣花擔上見菖蒲。
客里不知端午近,賣花擔上見菖蒲。
分類:
《午節》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午節》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每年的節日與自然界的事物相吻合,
嫩嫩的竹筍已經長成了竹子,燕子也要下蛋。
我身在客舍,不知道端午節快要到了,
直到遇見賣花的人,才看見了菖蒲。
詩意:
《午節》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端午節前的景象。詩人通過描述自然界的變化以及人們的行為,展現了端午節即將來臨的氛圍。詩詞以自然界中的竹筍和燕子為象征,傳達了季節的變遷和生命的延續。詩人在客舍中無法感受到節日的臨近,直到看到賣花的人手上擔著菖蒲,才意識到端午節即將到來。
賞析:
《午節》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們的描寫,將端午節的氣氛生動地展現出來。詩中的竹筍和燕子,作為象征物,表達了季節的變化和生命的循環。詩人通過客舍中的視角,增加了一種對節日的期待和渴望。在最后兩句中,詩人通過賣花的人手上的菖蒲,巧妙地點明了端午節的到來,給整首詩詞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端午節即將到來的喜慶氣氛,同時融入了對自然界和季節變化的觀察和感悟。它以細膩的筆觸,將人們與自然相融合,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生命的敏感洞察力。
《午節》方回 拼音讀音參考
wǔ jié
午節
nián nián jié yǔ wù xiāng fú, sǔn yǐ chéng gān yàn yù chú.
年年節與物相符,筍已成竿燕欲雛。
kè lǐ bù zhī duān wǔ jìn, mài huā dān shàng jiàn chāng pú.
客里不知端午近,賣花擔上見菖蒲。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午節》專題為您介紹午節古詩,午節方回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