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黃庚
深院日長眠聽雨,重重簾影隔春寒。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暮春》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春》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暮春》的中文譯文:
園林芳事已闌珊,
開盡茶蘼亦懶看。
深院日長眠聽雨,
重重簾影隔春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暮春時分的景象,通過描寫園林中的一些事物和場景,傳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句“園林芳事已闌珊”,暗示了春天的花草已經凋謝殆盡,園林中的美景已逐漸消失。其中的“芳事”指的是春天的花朵盛開的景象,而“闌珊”則表示這一景象已經逝去。
接著的兩句“開盡茶蘼亦懶看”,表達了作者對于茶花已經開完的漠然態度。茶蘼是茶花的古稱,開盡意味著花期已過,而作者卻懶得去看它們,暗示了他對春天的疲倦和厭倦。
第三句“深院日長眠聽雨”,描繪了作者在深院中的長眠狀態,他安靜地躺著,傾聽著雨聲。這一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安詳寧靜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對繁忙喧囂的世界的疲憊和避世的心態。
最后一句“重重簾影隔春寒”,通過“簾影”隔離了春寒,意味著作者對寒冷的季節的避讓。這句詩把寒冷與溫暖、春天與冬季的對比融入其中,傳達了作者對于溫暖和舒適的向往。
總體而言,《暮春》通過描繪春天的凋零和作者的疲倦,表達了對安靜寧和溫暖的向往。詩中的景象和意象構成了一幅幽靜而富有禪意的畫面,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暮春》黃庚 拼音讀音參考
mù chūn
暮春
yuán lín fāng shì yǐ lán shān, kāi jǐn chá mí yì lǎn kàn.
園林芳事已闌珊,開盡茶蘼亦懶看。
shēn yuàn rì cháng mián tīng yǔ, chóng chóng lián yǐng gé chūn hán.
深院日長眠聽雨,重重簾影隔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