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物》 丘葵
雪中梅帶春來,火裹麥將秋至。
一動一靜互根,陰陽未堂相離。
一動一靜互根,陰陽未堂相離。
分類:
《觀物》丘葵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物》是宋代丘葵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對雪中的梅花和火中的麥子的描寫,表達了春天與秋天之間的聯系和對陰陽關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雪中的梅花輕盈地帶來了春天,
火中的麥子溫暖地預示著秋天。
一動一靜相互關聯,共同生長,
陰陽之間并未完全分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雪中的梅花和火中的麥子的描述,將春天和秋天作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季節進行對比。梅花是春天的象征,它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綻放,帶來了春天的氣息。麥子則預示著豐收的秋天,火裹著麥子象征著農民們收割成果的喜悅。
詩人通過描繪梅花和麥子的形象,表達了一種思考:盡管春天和秋天在季節上相隔很遠,但它們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它們并不是完全獨立存在的。詩人將這種聯系比作一動一靜,即梅花的盛開和麥子的成熟,它們相互關聯、相互依存。
最后兩句“陰陽未堂相離”,則進一步突出了詩人對陰陽關系的思考。陰陽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重要概念,代表了宇宙萬物的對立統一。詩人認為,春天和秋天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對立的,但它們并未完全分離,而是互為補充、相互依存的。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自然界中春天和秋天的對比和聯系,同時也寓意了陰陽哲學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引發讀者對于季節變遷和陰陽關系的思考,表達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觀物》丘葵 拼音讀音參考
guān wù
觀物
xuě zhōng méi dài chūn lái, huǒ guǒ mài jiāng qiū zhì.
雪中梅帶春來,火裹麥將秋至。
yī dòng yī jìng hù gēn, yīn yáng wèi táng xiāng lí.
一動一靜互根,陰陽未堂相離。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觀物》專題為您介紹觀物古詩,觀物丘葵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