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 釋慧開
須彌為骨露織軀,頭角崢嶸塞太虛。
大地耕翻無寸土,牧童鞭索豈能拘。
大地耕翻無寸土,牧童鞭索豈能拘。
分類:
《石牛》釋慧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石牛》是宋代釋慧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須彌為骨露織軀,
頭角崢嶸塞太虛。
大地耕翻無寸土,
牧童鞭索豈能拘。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座石牛雕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與人類的關系的思考。石牛的骨架仿佛是由須彌山構成,它的身形龐大、頭角高聳,仿佛要填滿整個太虛虛空。然而,盡管如此威猛壯麗,它的存在卻無法改變大地的肥沃與貧瘠。牧童鞭索的力量又如何能束縛住這座石牛呢?
賞析:
《石牛》以石牛為主題,通過獨特的形象描寫和意象運用,展現了作者對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系的思考。石牛的形象既莊嚴威武,又顯得有些孤寂。它以須彌山為骨架,體現了佛教思想中的宇宙觀念,同時也暗示了人類對自然界的渺小和無法改變自然規律的無力感。
詩中的“大地耕翻無寸土”揭示了人類勞動的辛勤與無奈,盡管我們耕作、努力奮斗,但在自然面前,我們所能改變的仍然微不足道。而“牧童鞭索豈能拘”則傳遞了一種對自然力量的敬畏,暗示人類應當尊重自然,與其和諧共存。
這首詩詞通過獨特的視角和意象,呈現了作者對自然與人類關系的思考,既有著哲學性的思辨性質,又給人以啟示,引發人們對自然與人類相互作用的思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傳遞了對自然界與人類的關系的深刻洞察和哲學思考。
《石牛》釋慧開 拼音讀音參考
shí niú
石牛
xū mí wèi gǔ lù zhī qū, tóu jiǎo zhēng róng sāi tài xū.
須彌為骨露織軀,頭角崢嶸塞太虛。
dà dì gēng fān wú cùn tǔ, mù tóng biān suǒ qǐ néng jū.
大地耕翻無寸土,牧童鞭索豈能拘。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石牛》專題為您介紹石牛古詩,石牛釋慧開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