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六根·無耳能聞》 釋慧遠
跋難陀龍能聽聞,凈名結舌若為論。
行到山窮山盡處,虛空依舊塞乾坤。
行到山窮山盡處,虛空依舊塞乾坤。
分類:
《楞嚴六根·無耳能聞》釋慧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楞嚴六根·無耳能聞》是宋代釋慧遠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沒有耳朵也能聆聽聲音,
凈名結舌,言語難論。
行至山窮水盡之處,
虛空依舊,填塞天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超越常規感知的境界。詩人通過描述一個無耳卻能聽聞聲音的場景,表達了一種超越五官感知的精神境界。詩中提到凈名結舌,言語難論,強調了言語的局限性,無法完全表達真實的境界。最后,詩人行至山窮水盡之處,卻發現虛空依舊填塞天地,意味著無論到達何處,宇宙的奧秘與無限廣闊仍在詩人的心靈深處。
賞析:
《楞嚴六根·無耳能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哲理。詩人通過對聽覺的超越描繪,突顯了人類感知的局限性,追求超越感官的境界。凈名結舌,言語難論的描述表達了思維與語言之間的斷層,無法完全用言語表達內心的感悟。最后兩句則展現了詩人對宇宙的感悟,即使到達山窮水盡之處,虛空依舊填塞天地,顯示了宇宙的遼闊和無限的神秘性。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出深刻的思想,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宇宙奧秘的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對聽覺和言語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超越感官界限的探索,以及對宇宙奧秘的思考。它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給人帶來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激發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宇宙奧秘的思索。
《楞嚴六根·無耳能聞》釋慧遠 拼音讀音參考
lèng yán liù gēn wú ěr néng wén
楞嚴六根·無耳能聞
bá nán tuó lóng néng tīng wén, jìng míng jié shé ruò wéi lùn.
跋難陀龍能聽聞,凈名結舌若為論。
xíng dào shān qióng shān jǐn chù, xū kōng yī jiù sāi qián kūn.
行到山窮山盡處,虛空依舊塞乾坤。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楞嚴六根·無耳能聞》專題為您介紹楞嚴六根·無耳能聞古詩,楞嚴六根·無耳能聞釋慧遠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