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釋紹嵩
江頭楊柳麹塵姿,斜壓漁家短短籬。
日暖游絲飛絮落,和風得路合偏吹。
日暖游絲飛絮落,和風得路合偏吹。
分類:
《柳》釋紹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柳》是宋代釋紹嵩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江頭的楊柳為題材,描繪了楊柳婀娜多姿的形態和與自然環境的交融。
詩詞的中文譯文:
江頭的楊柳,如麹塵一般婀娜多姿,
斜斜地壓在漁家短短的籬笆上。
陽光溫暖,游絲飄飛,絮落紛紛,
和風輕拂,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偏向地吹拂。
詩意與賞析:
《柳》通過對楊柳的描繪,將自然景物與人情融合在一起,展現了楊柳柔美的形態和與四季的親密關系。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自然界的變化和楊柳的生命力。楊柳是中國文化中常見的意象之一,被視為優美、柔軟、富有生命力的象征。
詩詞中的"麹塵姿"形容楊柳的姿態,麹塵是釀酒時浮于酒表面的細小顆粒,意味著楊柳的柔美和婀娜。"斜壓漁家短短籬"描繪了楊柳傾斜在漁家短籬上的姿態,展示了楊柳與人類環境的和諧共生。
詩中的"日暖游絲飛絮落"表達了春天的情景,暖陽下楊柳的細長枝條上飄散著游絲和飛絮,形成了一幅優美的景象。"和風得路合偏吹"則描繪了和風的輕柔,它能夠找到自己的道路,并有意地偏向楊柳,為楊柳帶來柔和的吹拂。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楊柳的美麗形態和與自然的交融,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機與和諧。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傳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命力的謳歌。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楊柳的柔美與生命力,以及自然與人的和諧共存的美好意境。
《柳》釋紹嵩 拼音讀音參考
liǔ
柳
jiāng tóu yáng liǔ qū chén zī, xié yā yú jiā duǎn duǎn lí.
江頭楊柳麹塵姿,斜壓漁家短短籬。
rì nuǎn yóu sī fēi xù luò, hé fēng dé lù hé piān chuī.
日暖游絲飛絮落,和風得路合偏吹。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柳》專題為您介紹柳古詩,柳釋紹嵩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