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慈恩寺》 姚合
賞春無酒飲,多看寺中花。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春日游慈恩寺》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游慈恩寺
年長歸何處,青山未有家。
賞春無酒飲,多看寺中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以年長之身歸還故鄉,卻發現青山依然無家可歸的景象。盡管春天美好,但作者無法享用美酒,只能在寺廟中多看花草。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歲月流轉中歸家之旅的感慨。年長者因為種種原因回到了故鄉,然而卻發現故鄉已經變得陌生,成了一片青山未有家的狀態。詩中的“青山未有家”可以理解為故鄉沒有了曾經的親人和熟悉的環境,凋敝而孤寂。盡管春天美好,但年長者無法像年輕時那樣縱情享受美酒,只能以寺廟花草為樂。寺廟中的花朵與歲月的流轉相映成趣,表達了對生活的安慰和慰藉。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歲月的感慨和對生活的領悟。通過描繪年長者回鄉的無家之感和無法縱情享受美酒的遺憾,表達了歲月流轉中的無常和人生的無奈。詩中的寺廟花草成了一種寄托和安慰,讓年長者在陌生的故鄉中找到了一絲慰藉和欣賞之樂。整首詩簡短而意蘊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余地。
《春日游慈恩寺》姚合 拼音讀音參考
chūn rì yóu cí ēn sì
春日游慈恩寺
nián zhǎng guī hé chǔ, qīng shān wèi yǒu jiā.
年長歸何處,青山未有家。
shǎng chūn wú jiǔ yǐn, duō kàn sì zhōng huā.
賞春無酒飲,多看寺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