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李商隱
簾開最明夜,簟卷已涼天。
流處水花急,吐時云葉鮮。
姮娥無粉黛,只是逞嬋娟。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月》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月》
池上與橋邊,難忘復可憐。
簾開最明夜,簟卷已涼天。
流處水花急,吐時云葉鮮。
姮娥無粉黛,只是逞嬋娟。
中文譯文:
在池塘邊與橋旁,
難忘又可憐。
簾子拉開最明亮的夜晚,
床席已經涼了整個天空。
水流處水花急驟,
開花時云霧落葉鮮明。
嫦娥無須粉黛裝,
只是她盡顯嬋娟美。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月亮為主題,通過池塘、橋邊景色的描繪,以及對月亮的形容,表達了詩人對美麗事物的向往之情。起初,詩人感嘆在這樣的美景中的遺憾與可憐。然后,他通過描繪夜晚明亮的景象,與床席已經涼了的天氣,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物事的變遷。接著,他以形容水流中急速的水花與云朵中掉落的葉子,形象地描寫了月光下的景象,表達了月色之美。最后,他以嫦娥無需使用化妝品即能展示出美麗,暗示了美麗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額外裝飾。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夜晚美景、月亮的描寫,展現了李商隱婉約而深情的詩風。詩人通過生動的形象描寫,將讀者帶入了月光下的美麗場景,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詩詞中的文字簡潔,用詞清新明快,結構緊湊有序,給人一種細膩的美感。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也展示了他對時光流轉的深刻體悟。整首詩情感細膩,思緒纖細,展現了李商隱獨特的詩人才華。
《月》李商隱 拼音讀音參考
yuè
月
chí shàng yǔ qiáo biān, nán wàng fù kě lián.
池上與橋邊,難忘復可憐。
lián kāi zuì míng yè, diàn juǎn yǐ liáng tiān.
簾開最明夜,簟卷已涼天。
liú chù shuǐ huā jí, tǔ shí yún yè xiān.
流處水花急,吐時云葉鮮。
héng é wú fěn dài, zhǐ shì chěng chán juān.
姮娥無粉黛,只是逞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