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江亭晚望》 賈島
鳥歸沙有跡,帆過浪無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倦魂。
縱情猶未已,回馬欲黃昏。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登江亭晚望》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江亭晚望》是唐代賈島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立足江亭,遠望天際,觸景生情,抒發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詩詞通過描寫浩渺的云海以及遠處的嵐煙,表現出景色的廣闊和美麗。云海連綿,嵐煙籠罩,給人以恢弘的氣勢。同時,詩中也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云海和遠處的村莊、沙灘、帆船形成鮮明的對照。村莊借云海的浩渺被煙嵐所掩蓋,形成神秘感;而鳥在沙灘上留下了明顯的痕跡,而帆船卻在海浪中行駛而無痕跡,顯示了它們與自然環境的不同親和性。
此外,詩人在望水和望山之間,表達了一種審美疲勞的情感。看到水的柔性與山的峻峭之后,詩人的心靈幾乎感到疲倦。詩人曾縱情歡愉,但此刻仍然心有不甘,似乎還沒有滿足。
最后,在返回江亭的路上,詩人的心情似乎越發濃郁。他已經癡迷于自己的情感,回望著即將降臨的黃昏,領悟著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
總而言之,《登江亭晚望》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詩意豐富,情感真摯,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登江亭晚望》賈島 拼音讀音參考
dēng jiāng tíng wǎn wàng
登江亭晚望
hào miǎo jìn yún gēn, yān lán méi yuǎn cūn.
浩渺浸云根,煙嵐沒遠村。
niǎo guī shā yǒu jī, fān guò làng wú hén.
鳥歸沙有跡,帆過浪無痕。
wàng shuǐ zhī róu xìng, kàn shān yù juàn hún.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倦魂。
zòng qíng yóu wèi yǐ, huí mǎ yù huáng hūn.
縱情猶未已,回馬欲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