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函關》 皮日休
破落古關城,猶能扼帝京。
今朝行客過,不待曉雞鳴。
今朝行客過,不待曉雞鳴。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古函關》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函關
破落古關城,猶能扼帝京。
今朝行客過,不待曉雞鳴。
譯文:
古老的函關城已經破敗,但仍然能夠控制住帝京。
今天早晨,行旅經過,不必等待黎明時分的雞鳴。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破敗的古關城,雖然年久失修,但它仍然能夠控制住帝京,顯示出它曾經的威嚴和重要性。行旅經過時,不必等待雞鳴,說明這個古關城所在的位置十分重要,行人不敢耽擱。
賞析:
《古函關》是唐代詩人皮日休的一首短詩。詩中通過描繪古關城的破敗與它在歷史中的重要地位,表達了對過去榮光的懷念。古關城雖然已經破敗,但仍然能夠助陣帝京,顯示了它曾經的威嚴和重要性。詩人借古函關之壯麗形象,表現了對歷史的追溯和對時代變遷的感嘆。詩人以簡練的文字展現出了儒家禮教的情結,體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的贊美。整首詩憑借簡潔有力的表達和雄渾的意境,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震撼。
《古函關》皮日休 拼音讀音參考
gǔ hán guān
古函關
pò luò gǔ guān chéng, yóu néng è dì jīng.
破落古關城,猶能扼帝京。
jīn zhāo xíng kè guò, bù dài xiǎo jī míng.
今朝行客過,不待曉雞鳴。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古函關》專題為您介紹古函關古詩,古函關皮日休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