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詩》 皎然
天生支公與凡異,凡情不到支公地。
得道由來天上仙,為僧卻下人間寺,道家諸子論自然,此公唯許逍遙篇。
山陰詩友喧四座,佳句縱橫不廢禪。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支公詩》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支公養馬復養鶴,
率性無機多脫略。
天生支公與凡異,
凡情不到支公地。
得道由來天上仙,
為僧卻下人間寺,
道家諸子論自然,
此公唯許逍遙篇。
山陰詩友喧四座,
佳句縱橫不廢禪。
中文譯文:
支公同時養馬和養鶴,
遵循自然之道,無拘無束,善于擺脫陷入瑣碎之事。
支公的天性與凡人有所不同,
凡人的情感不能理解支公的思維境界。
支公修得道之源來自天上仙境,
然后成為一位僧人,下凡進入人間的寺廟,
道家的諸多學派只就自然規律而論,
而支公專心創作了逍遙無束的篇章。
山陰的詩友們都為之驚嘆,贊賞聲四起,
優美的詩句縱橫交錯,卻不影響禪修。
詩意:
這首詩以"支公"為主角,描繪了他的獨特氣質和境界,展示了他率性而為、超凡脫俗的生活態度,以及他與凡人之間的差異。支公修得道之后下凡成為一位僧人,創作了自由自在的詩篇,讓人們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人與自然之間的契合。詩人通過描繪支公的生活和作品,抒發了對自然和逍遙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運用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支公的描述賦予了他與眾不同的形象。支公的生活態度和思維方式與凡人不同,他以逍遙無束的方式生活,擺脫了世俗的瑣碎和束縛。詩人以支公為象征,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的追求,呼吁人們擁抱自然、擺脫束縛,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在。這首詩語言優美流暢,承載了詩人對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求,愿景廣闊,給人以啟迪和激勵。
《支公詩》皎然 拼音讀音參考
zhī gōng shī
支公詩
zhī gōng yǎng mǎ fù yǎng hè, shuài xìng wú jī duō tuō lüè.
支公養馬復養鶴,率性無機多脫略。
tiān shēng zhī gōng yǔ fán yì,
天生支公與凡異,
fán qíng bú dào zhī gōng dì.
凡情不到支公地。
dé dào yóu lái tiān shàng xiān, wèi sēng què xià rén jiān sì,
得道由來天上仙,為僧卻下人間寺,
dào jiā zhū zǐ lùn zì rán, cǐ gōng wéi xǔ xiāo yáo piān.
道家諸子論自然,此公唯許逍遙篇。
shān yīn shī yǒu xuān sì zuò,
山陰詩友喧四座,
jiā jù zòng héng bù fèi chán.
佳句縱橫不廢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