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聽曉角》 貫休

    三會單于滿閣風,五行無忒月朦朧。
    如何十萬家休戚,只在嗚嗚咽咽中。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頭像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聽曉角》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聽曉角》是唐代詩人貫休所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會單于滿閣風,
    五行無忒月朦朧。
    如何十萬家休戚,
    只在嗚嗚咽咽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早晨,貫休傾聽著遠處傳來的角聲。他比喻這個角聲如單于(匈奴的首領)的咆哮,也象征著邊塞寒風的呼嘯。詩中還提到了一輪月亮,它的光芒被阻擋,看起來模糊不清。整首詩表達了邊塞的荒涼和戰亂帶來的家園的悲傷。

    賞析:
    這首詩以耳目之間的感受展現了邊塞的凄涼和戰亂。作者通過描繪單于(匈奴的首領)的咆哮,暗示了邊塞地區戰爭的可怕和危險。角聲象征著邊界的沖突和紛爭,而風聲則進一步強調了邊塞的寒冷和荒涼。詩的下半部分提到了十萬家人的喜樂與悲傷,暗示了邊塞地區的民眾飽受戰爭之苦。最后兩句以“嗚嗚咽咽”來形容十萬家人的聲音,使整首詩的氣氛更加凄涼和哀怨。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直接表達了作者對邊塞戰亂和民眾苦難的關切和思念之情。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聽曉角》貫休 拼音讀音參考

    tīng xiǎo jiǎo
    聽曉角

    sān huì chán yú mǎn gé fēng, wǔ xíng wú tè yuè méng lóng.
    三會單于滿閣風,五行無忒月朦朧。
    rú hé shí wàn jiā xiū qī, zhī zài wū wū yè yè zhōng.
    如何十萬家休戚,只在嗚嗚咽咽中。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聽曉角》專題為您介紹聽曉角古詩,聽曉角貫休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