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歸》 晏幾道
啼紅傍晚奩。
舊寒新暖尚相兼。
梅疏待雪添。
春冉冉,恨懨懨。
章臺對卷簾。
個人鞭影弄涼蟾。
樓前側帽檐。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阮郎歸》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阮郎歸》是晏幾道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粉痕閑印玉尖纖。
啼紅傍晚奩。
舊寒新暖尚相兼。
梅疏待雪添。
春冉冉,恨懨懨。
章臺對卷簾。
個人鞭影弄涼蟾。
樓前側帽檐。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名叫阮郎的人歸來的情景。詩中通過描寫細節,表達了作者對阮郎的思念和對歸來的喜悅之情,同時也透露出一絲愁苦之意。詩詞中的景物和意象與情感交織在一起,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
賞析:
這首詩詞以女子的視角來描繪阮郎歸來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女子內心的情感變化。詩的開頭兩句"粉痕閑印玉尖纖。啼紅傍晚奩。"表達了女子在等待阮郎歸來的過程中,她坐在窗前,癡癡地盼望著,淚痕在紗帕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跡。"舊寒新暖尚相兼。梅疏待雪添。"這兩句描繪了女子內心復雜的情感狀態,既懷念過去與阮郎在一起的日子,又對即將到來的新生活充滿期待。"春冉冉,恨懨懨。"這句表達了女子對阮郎遲遲未歸的不滿和惋惜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章臺對卷簾。個人鞭影弄涼蟾。"描繪了女子獨自在屏風前憑欄而望的情景,她的影子在涼蟾上投下,形成了一種幽靜的意境。最后兩句"樓前側帽檐。"則是以細節形象的方式,展示了女子在靜靜等待中的心情。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細膩的情感和景物的交融,表達了女子對阮郎歸來的思念和期待。晏幾道巧妙地運用了意象和意境,使詩詞充滿了濃郁的情感和細膩的情緒,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阮郎歸》晏幾道 拼音讀音參考
ruǎn láng guī
阮郎歸
fěn hén xián yìn yù jiān xiān.
粉痕閑印玉尖纖。
tí hóng bàng wǎn lián.
啼紅傍晚奩。
jiù hán xīn nuǎn shàng xiāng jiān.
舊寒新暖尚相兼。
méi shū dài xuě tiān.
梅疏待雪添。
chūn rǎn rǎn, hèn yān yān.
春冉冉,恨懨懨。
zhāng tái duì juàn lián.
章臺對卷簾。
gè rén biān yǐng nòng liáng chán.
個人鞭影弄涼蟾。
lóu qián cè mào yán.
樓前側帽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