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得書)》 蘇軾
不會鵲聲來報喜。
卻羨寒梅。
先覺春風一夜來。
香箋一紙。
寫盡回文機上意。
欲卷重開。
讀遍千回與萬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減字木蘭花(得書)》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減字木蘭花(得書)》
作者:蘇軾
朝代:宋代
曉來風細。
不會鵲聲來報喜。
卻羨寒梅。
先覺春風一夜來。
香箋一紙。
寫盡回文機上意。
欲卷重開。
讀遍千回與萬回。
中文譯文:
清晨微風細細吹拂。
不見喜鵲報來吉兆。
卻羨慕寒梅花。
它早已感受到春風一夜間的降臨。
一張香箋紙上,
寫滿了回文的深意。
欲將它翻卷重讀,
讀遍千百次、萬萬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軾所作,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詩人觀察到清晨微風輕拂的細膩氣息,卻沒有聽到喜鵲的報喜聲,感嘆自己的運氣不佳。然而,他卻羨慕寒梅花,因為寒梅已經感受到了春風的到來,預示著春天即將到來。
詩中出現了“香箋一紙”,指代一張寫滿回文的紙,表達了詩人對回文藝術的贊嘆和熱愛。回文是指可以從前往后和從后往前都能讀通的文字,具有獨特的美感和趣味性。通過寫滿回文的紙,詩人將回文藝術的意境和樂趣表達得淋漓盡致。
最后兩句“欲卷重開,讀遍千回與萬回”,表達了詩人對回文的癡迷和追求。他渴望將這張紙重新翻開,一遍遍地閱讀,無論讀多少遍都不厭倦,甚至讀上千百次、萬萬次。這種追求與執著展示了詩人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卓越的態度。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清晨的景象和詩人的情感,通過對回文藝術的贊美和追求,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的熱愛。它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現了詩人對美的細膩觀察和對藝術的深刻感悟。
《減字木蘭花(得書)》蘇軾 拼音讀音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dé shū
減字木蘭花(得書)
xiǎo lái fēng xì.
曉來風細。
bú huì què shēng lái bào xǐ.
不會鵲聲來報喜。
què xiàn hán méi.
卻羨寒梅。
xiān jué chūn fēng yī yè lái.
先覺春風一夜來。
xiāng jiān yī zhǐ.
香箋一紙。
xiě jǐn huí wén jī shàng yì.
寫盡回文機上意。
yù juǎn chóng kāi.
欲卷重開。
dú biàn qiān huí yǔ wàn huí.
讀遍千回與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