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 黃庭堅
世情夢幻。
復作如斯觀。
自嘆人生,分合常相半。
戎雖遠。
念中相見。
不托魚和雁。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點絳唇》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幾日沒有書信,我抬頭欲問遠方飛來的燕子。世間的情感如同夢幻般虛幻不實。再次感嘆人生,離合之間常常相對半分。盡管戰事遙遠,我心中念念相見。不依賴魚和雁傳遞念思。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漫長日子里沒有收到消息的失望和思念之情。他舉目仰望天空,希望能從飛來的燕子那里得到一些關于遠方的消息。作者覺得世間的情感變幻無常,就像夢一樣虛幻不實。他再次感嘆人生的無常和離別之苦,卻也認識到離合之間常常是平分的。盡管戰事使得相見變得遙遠,作者仍然念念不忘,但他也意識到無法依靠魚和雁傳遞心意。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寥寥數語,抒發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思念之情。幾日無書的等待讓他心生失望,他抬頭仰望天空,希望從燕子那里得到一些消息,這種情景生動地描繪了作者的愁思和期盼。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世間的情感比作夢幻般的虛幻,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無常和離別的感嘆。盡管戰事使得相見遙遠,但作者仍然念念不忘,不僅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也表現了對和平的渴望。最后兩句“不托魚和雁”表明作者不愿依賴魚和雁傳遞心意,強調了直接交流和相見的重要性。
這首詩詞簡潔而富有感情,通過對待書信和遠方的思念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親情、友情和和平的珍視和向往。它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使讀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背景下人們的普遍心理狀態。
《點絳唇》黃庭堅 拼音讀音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點絳唇
jǐ rì wú shū, jǔ tóu yù wèn xī lái yàn.
幾日無書,舉頭欲問西來燕。
shì qíng mèng huàn.
世情夢幻。
fù zuò rú sī guān.
復作如斯觀。
zì tàn rén shēng, fēn hé cháng xiāng bàn.
自嘆人生,分合常相半。
róng suī yuǎn.
戎雖遠。
niàn zhōng xiāng jiàn.
念中相見。
bù tuō yú hé yàn.
不托魚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