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錫宴群臣》 李忱
傾心方倚注,葉力共安邊。
作者簡介(李忱)

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漢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權),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為宦官馬元贄等所立。在位13年。綜觀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經為祖宗基業做過不懈的努力,這無疑延緩了唐帝國走向衰敗的大勢,但是他又無法徹底扭轉這一趨勢。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于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
《重陽錫宴群臣》李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陽錫宴群臣》是唐代官員李忱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款塞旋征騎,和戎委廟賢。
傾心方倚注,葉力共安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唐朝時期官員李忱舉辦的重陽節宴會場景。李忱以和平的心態款待邊塞上經常旋征的勇士,向他們學習軍事智慧和忠誠精神,傾注心力為國家的安寧貢獻力量。
賞析:
《重陽錫宴群臣》以莊重、充滿朝拜儀式感的筆調展示了李忱主持此次宴會的場景。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將宴會看作為一種向往和崇敬邊塞勇士的方式,也體現了他們對于國家安寧的擔當和承諾。詩中使用了“旋征騎”“和戎委廟賢”等詞語,清晰地表達了作者對勇士們的敬意。而“傾心方倚注,葉力共安邊。”則用了倒裝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事務的專注和投入,愿意義無反顧地為國家邊疆的安寧貢獻自己的力量。
整首詩使用了簡練而莊重的語言,賦予了詩詞更深層次的含義。通過描寫宴會的場景,作者表達了對邊塞勇士的敬佩和尊重,同時也展示了自己對國家的忠誠和責任心。這首詩詞既展示了中國古代傳統儒家思想中對忠誠、敬慕和尊敬的價值觀,同時也渲染了唐朝邊塞地區的安定和繁榮。
《重陽錫宴群臣》李忱 拼音讀音參考
chóng yáng xī yàn qún chén
重陽錫宴群臣
kuǎn sāi xuán zhēng qí, hé róng wěi miào xián.
款塞旋征騎,和戎委廟賢。
qīng xīn fāng yǐ zhù, yè lì gòng ān biān.
傾心方倚注,葉力共安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