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堂樂章·角音》 武則天
扇條風,乘甲乙。
龍德盛,鳥星出。
薦珪篚,陳誠實。
作者簡介(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后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后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后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謚則天順圣皇后。
《唐明堂樂章·角音》武則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唐明堂樂章·角音》
朝代:唐代
作者:武則天
出震位,開平秩。
扇條風,乘甲乙。
龍德盛,鳥星出。
薦珪篚,陳誠實。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唐明堂樂章中的音樂場景。"出震位"指音樂開始發聲,在震的音階上演奏。"開平秩"表示音樂節奏平穩,氣韻流暢。"扇條風"則是形容音樂的聲音如微風拂過。"乘甲乙"指演奏的樂器有甲乙兩種,音樂奏出了美妙的旋律。"龍德盛"指音樂所表達的意蘊莊重威嚴,"鳥星出"則象征著音樂的美好將引發人們的共鳴。最后一句"薦珪篚,陳誠實"則表達了作者對音樂演奏的真誠贊賞。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唐明堂樂章的震撼與莊嚴之美,使讀者可以想象出豐富動人的音樂畫面。通過運用比喻手法和形象描寫,將音樂的韻律、美妙和感染力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將作者對音樂的贊美之情表達出來。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誠實陳述和真誠贊賞的情感表達,使整首詩更富有深意。通過這首詩,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音樂的熱愛與敬畏,以及對藝術的追求和對真誠的推崇。
《唐明堂樂章·角音》武則天 拼音讀音參考
táng míng táng yuè zhāng jiǎo yīn
唐明堂樂章·角音
chū zhèn wèi, kāi píng zhì.
出震位,開平秩。
shàn tiáo fēng, chéng jiǎ yǐ.
扇條風,乘甲乙。
lóng dé shèng, niǎo xīng chū.
龍德盛,鳥星出。
jiàn guī fěi, chén chéng shí.
薦珪篚,陳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