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員外賢郎》 王維
借問阿戎父,知為童子郎。
魚箋請詩賦,橦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歸來幸可將。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送李員外賢郎》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送李員外賢郎,少年何處去,
負米上銅梁。
借問阿戎父,知為童子郎。
魚箋請詩賦,橦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歸來幸可將。
詩意: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描述了主人公李員外的賢郎少年離去的情景。李員外賢郎背負著大米上了銅梁山,表示他即將遠行。
賞析:
這首詩展現了王維獨特的寫景和抒情技巧。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把少年賢郎外出背米的情景與平凡的童子郎形象相對照,表達出主人公的灑脫和追求。
詩中還出現了魚箋和橦布等細微的描寫,突出了主人公賢郎少年的文學才情和節儉樸素的生活方式。同時通過薏苡扶衰病的描寫,表達了愿他歸來時能平安無事。
整體上,這首詩描繪了離別的情感,表達了對李員外賢郎的送別和祝福,展示了王維詩歌中常見的山水意境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送李員外賢郎》王維 拼音讀音參考
sòng lǐ yuán wài xián láng
送李員外賢郎
shào nián hé chǔ qù, fù mǐ shàng tóng liáng.
少年何處去,負米上銅梁。
jiè wèn ā róng fù, zhī wèi tóng zǐ láng.
借問阿戎父,知為童子郎。
yú jiān qǐng shī fù, tóng bù zuò yī shang.
魚箋請詩賦,橦布作衣裳。
yì yǐ fú shuāi bìng, guī lái xìng kě jiāng.
薏苡扶衰病,歸來幸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