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汪秘監席上作)》 趙彥端
時歸看、綺疏疊嶂,楚腰翻曲。
君過蓬山輕歲月,我懷廬阜分符竹。
道別離、待得再歸來,人應俗。
春欲動,醅初熟。
追一笑,森三玉。
且相對青眼,共裁紅燭。
小語人家閑意態,淺寒都下新裝束。
念平生、和雨醉東風,從今足。
作者簡介(趙彥端)
趙彥端(1121~1175)字德莊,號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工為詞,嘗賦西湖謁金門詞,有“波底夕陽紅濕”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會作此”!……"乾道、淳熙間,(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終左司郎官。彥端詞以婉約纖秾勝,有介庵詞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滿江紅(汪秘監席上作)》趙彥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江紅(汪秘監席上作)》是宋代詩人趙彥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賜被薰爐,曾同見、官槐重綠。
時歸看、綺疏疊嶂,楚腰翻曲。
君過蓬山輕歲月,我懷廬阜分符竹。
道別離、待得再歸來,人應俗。
春欲動,醅初熟。
追一笑,森三玉。
且相對青眼,共裁紅燭。
小語人家閑意態,淺寒都下新裝束。
念平生、和雨醉東風,從今足。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場別離之情,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思念和期待再次相聚的渴望。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展示了自然景物的美麗以及詩人內心的情感。
賞析:
詩詞開篇即以賜被薰爐的景象作為引子,表明此時詩人身處宴會之中,享受賓主之間的熱情款待。接著,詩人描述了宴會場景中官槐濃綠的景色,繁花似錦的綺疏疊嶂,以及楚腰輕盈地扭動的舞者。這些描繪展示了宴會的繁華和歡樂氛圍。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與親友的別離之情,他懷念與君共度歲月的時光,同時也懷念廬阜的家鄉和和好友分別時贈送的竹符。他期待再次相聚,但也深知人世間的離合與世俗的變遷。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春天即將來臨的跡象,酒醅剛剛開始發酵,詩人追逐著一個微笑,像是追逐著三塊玉石一樣。詩人呼應了對方的青眼,共同照亮紅燭。他用輕松的語調描繪了人們閑適自得的狀態,同時提及了新裝束下的淺寒感覺。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往時光的回憶,他懷念與雨水共醉、與東風為伴的美好時光,同時表示從今以后要樂足于現實生活。
整首詩詞以別離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別人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和情感共鳴。
《滿江紅(汪秘監席上作)》趙彥端 拼音讀音參考
mǎn jiāng hóng wāng mì jiān xí shàng zuò
滿江紅(汪秘監席上作)
cì bèi xūn lú, céng tóng jiàn guān huái zhòng lǜ.
賜被薰爐,曾同見、官槐重綠。
shí guī kàn qǐ shū dié zhàng, chǔ yāo fān qū.
時歸看、綺疏疊嶂,楚腰翻曲。
jūn guò péng shān qīng suì yuè, wǒ huái lú fù fēn fú zhú.
君過蓬山輕歲月,我懷廬阜分符竹。
dào bié lí dài de zài guī lái, rén yīng sú.
道別離、待得再歸來,人應俗。
chūn yù dòng, pēi chū shú.
春欲動,醅初熟。
zhuī yī xiào, sēn sān yù.
追一笑,森三玉。
qiě xiāng duì qīng yǎn, gòng cái hóng zhú.
且相對青眼,共裁紅燭。
xiǎo yǔ rén jiā xián yì tài, qiǎn hán dū xià xīn zhuāng shù.
小語人家閑意態,淺寒都下新裝束。
niàn píng shēng hé yǔ zuì dōng fēng, cóng jīn zú.
念平生、和雨醉東風,從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