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輞川集·柳浪》 王維
不學御溝上,春風傷別離。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輞川集·柳浪》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輞川集·柳浪》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柳浪倒映在清澈的池塘中,宛如精美的織物。與御溝上的景色截然不同,春風傷感別離情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柳樹倒映在水面上的美景和春天的離別之憂傷。通過與御溝上景色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表達和對離別的悲傷之情。
賞析:
這首詩的語言簡練,表達了柳樹倒影和春天的傷感離別情懷。柳樹倒影入清漪,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柳樹在水中的倒影,宛如綺麗的織物。與御溝上的風景相比,這里的景色更加幽靜,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然而,春風卻給別離之情帶來了傷感。詩人通過描寫柳浪和春風的差異,抒發了對別離的悲傷之情。
這首詩情感深沉,意境真實而富有情致。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情感,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感受。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王維深厚的藝術造詣,傳達出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獨特領悟。這首詩在表達離別的傷感同時,也展現了自然界的美好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間的關系。
《輞川集·柳浪》王維 拼音讀音參考
wǎng chuān jí liǔ làng
輞川集·柳浪
fēn háng jiē qǐ shù, dào yǐng rù qīng yī.
分行接綺樹,倒影入清漪。
bù xué yù gōu shàng, chūn fēng shāng bié lí.
不學御溝上,春風傷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