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 張炎
仇仁近一詩精妙詳盡,余詞不能工也。
危樓古鏡影猶寒。
倒景忽相看。
桃花不識東西晉,想如今、也夢邯鄲。
縹緲神仙海上,飄零圖畫人間。
寶光丹氣共回環。
水弱小舟閑。
秋風難老三珠樹,尚依依、脆管清彈。
說與霓裳莫舞,銀橋不到深山。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風入松》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入松》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炎。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吹入松林,
清晨的曲調,
仇仁近的一首詩,
精妙而詳盡,
而我寫的詞卻不夠嫻熟。
危樓上的古鏡,
映出的影子仍然寒冷。
倒映的景色突然相對,
桃花卻不認得東晉和西晉,
想想如今,也只是在夢里的邯鄲。
縹緲的神仙在海上,
飄蕩在人間的圖畫中。
寶光和丹氣交相輝映,
水上的小舟悠閑漂流。
秋風難以使三珠樹變老,
仍然依依地吹拂著脆弱的笛聲。
我告訴霓裳別再跳舞,
銀橋無法到達深山。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風吹入松林的景象,表達了一種懷古之情。詩中提到了仇仁近的一首精妙細致的詩,與自己寫的詞相比顯得不夠工整。危樓上的古鏡映出的影子仍然寒冷,景色倒映時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桃花不識東晉和西晉,想到現在也只是在夢中的邯鄲。神仙在海上飄蕩,如同人間的圖畫一般虛幻。寶光和丹氣相互輝映,水上的小舟悠閑漂流。秋風無法使三珠樹變老,依舊吹拂著脆弱的笛聲。詩人向霓裳表達了不再跳舞的意愿,銀橋也無法到達深山。
整首詩詞以意境深遠、虛實結合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回憶和對現實的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間世界的變幻,表達了對人生和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使詩意更加深遠。
《風入松》張炎 拼音讀音參考
fēng rù sōng
風入松
shang gǔ qū.
裳古曲。
chóu rén jìn yī shī jīng miào xiáng jìn, yú cí bù néng gōng yě.
仇仁近一詩精妙詳盡,余詞不能工也。
wēi lóu gǔ jìng yǐng yóu hán.
危樓古鏡影猶寒。
dào jǐng hū xiāng kàn.
倒景忽相看。
táo huā bù shí dōng xī jìn, xiǎng rú jīn yě mèng hán dān.
桃花不識東西晉,想如今、也夢邯鄲。
piāo miǎo shén xiān hǎi shàng, piāo líng tú huà rén jiān.
縹緲神仙海上,飄零圖畫人間。
bǎo guāng dān qì gòng huí huán.
寶光丹氣共回環。
shuǐ ruò xiǎo zhōu xián.
水弱小舟閑。
qiū fēng nán lǎo sān zhū shù, shàng yī yī cuì guǎn qīng dàn.
秋風難老三珠樹,尚依依、脆管清彈。
shuō yǔ ní cháng mò wǔ, yín qiáo bú dào shēn shān.
說與霓裳莫舞,銀橋不到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