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朝覽鏡作》 劉長卿
朝來明鏡里,不忍白頭人。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正朝覽鏡作》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正朝覽鏡作
憔悴逢新歲,
茅扉見舊春。
朝來明鏡里,
不忍白頭人。
中文譯文:
迎接新歲,我奄奄一息,
推開茅屋的門,見到了昔日的春光。
早晨,我在明亮的鏡子中看見自己,
不忍心看到這一頭白發的自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劉長卿愁思舊時光、感嘆歲月的無情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自己的衰老不忍和悲傷之情。
詩的開頭,形容自己的面容憔悴,正值新的一年。這里的“憔悴逢新歲”暗示了作者年邁,狀態不佳,也讓人感受到時間流轉的不可逆轉。
接著,詩人推開茅屋的門,見到了昔日的春光。茅屋代表了質樸的生活,春光則象征著曾經的年少時光,兩者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里的“茅扉見舊春”表達了對過去歲月的懷戀和惋惜之情。
最后兩句,描述了作者清晨時候在明亮的鏡子中看到自己,但不忍看到自己頭上滿是白發的樣子。這是詩人對自己衰老、時光流逝的悲傷和無可奈何之感,也是對光陰易逝、生命短暫的思考和反思。
整首詩以簡單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自己衰老不忍的情感,通過詩人個人的體驗,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變遷,使人感嘆時間易逝,生命的短暫和脆弱。同時,也提醒讀者珍惜現在,把握時光。
《正朝覽鏡作》劉長卿 拼音讀音參考
zhèng cháo lǎn jìng zuò
正朝覽鏡作
qiáo cuì féng xīn suì, máo fēi jiàn jiù chūn.
憔悴逢新歲,茅扉見舊春。
zhāo lái míng jìng lǐ, bù rěn bái tóu rén.
朝來明鏡里,不忍白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