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雨送鄭陵》 崔曙
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見。
作者簡介(崔曙)

崔曙(約704-739),河南登封人,開元二十三年第一名進士,但只做過河南尉一類的小官。曾隱居河南嵩山。以《試明堂火珠》詩得名。其詩多寫景摹物,同時寄寓鄉愁友思。詞句對仗工整,辭氣多悲。代表作有《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奉試明堂火珠》、《途中曉發》、《緱(音gou溝)山廟》、《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對雨送鄭陵》等。其詩中“天凈光難滅,云生望欲無”、“澗水流年月,山云變古今”、“旅望因高盡,鄉心遇物悲”、“流落年將晚,悲涼物已秋”等都是極佳的對句。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一百五十五)。
《對雨送鄭陵》崔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對雨送鄭陵》是唐代詩人崔曙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別愁復經雨,
別淚還如霰。
寄心海上云,
千里常相見。
詩意和賞析:
《對雨送鄭陵》是崔曙在與友人鄭陵分別后所作的一首詩。詩人運用了雨水的意象,表達了別離時的情感。
首兩句“別愁復經雨,別淚還如霰。”表達了分別時的傷感和不舍之情。雨水象征著傷心淚水,它們與射下的霰雪相似,都象征著離別和無奈。
接下來兩句“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見。”表達了詩人與友人分別后的寄托之情。詩人將思念交給海上的云彩,表明友人雖然遠在千里之外,但心靈永遠相連,常常相見。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離別之情和對友情的寄托與珍視。透過描繪雨水之景,既抒發了離別時的傷感,又表達了友誼之深厚。這是一首樸實而深情的送別詩,展現了崔曙的真誠與感情豐富。
《對雨送鄭陵》崔曙 拼音讀音參考
duì yǔ sòng zhèng líng
對雨送鄭陵
bié chóu fù jīng yǔ, bié lèi hái rú sǎn.
別愁復經雨,別淚還如霰。
jì xīn hǎi shàng yún, qiān lǐ cháng xiāng jiàn.
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