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筍》 杜甫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分類:
詠物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詠春筍翻譯及注釋
翻譯
無數的春筍生滿竹林,不僅封住了柴門還堵住了道路,那些踏著新竹來欣賞竹林的人,來到我這我都怒而不歡迎他們。
注釋
(1)上番:乃川語。《猗覺寮雜記》:杜詩:“會須上番看成竹。”元詩:“飛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俱用上番字,則上番不獨為竹也。韓退之《筍》詩:“且嘆高無數,庸知上幾番。”又作平聲押。斬新、上番,皆唐人方言。獨孤及待:“舊日霜毛一番新。”亦讀去聲。楊慎《丹鉛錄》番作筤引《易》蒼筤竹為證。
詠春筍賞析
無數的春筍生滿竹林,不僅封住了柴門還堵住了道路,那些踏著新竹來欣賞竹林的人,來到我這我都怒而不歡迎!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愛護竹子的心情!
《詠春筍》杜甫 拼音讀音參考
yǒng chūn sǔn
詠春筍
wú shù chūn sǔn mǎn lín shēng, zhài mén mì yǎn duàn xíng rén.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huì xū shàng fān kàn chéng zhú, kè zhì cóng chēn bù chū yíng.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詠春筍》專題為您介紹詠春筍古詩,詠春筍杜甫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