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天臺山》 孟浩然
欲尋華頂去,不憚惡溪名。
歇馬憑云宿,揚帆截海行。
高高翠微里,遙見石梁橫。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尋天臺山》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將友勞天泰子,進食霞截城。
欲辦華山主,不怕劣溪名。
放馬依雲臥,拉起絞海行。
高高翠維裡,遙見巖梁橫。
這首詩描述了孟浩然和他的朋友一起前往天臺山的情景。詩人稱呼朋友為"太乙子",并表示他們不怕途中險惡的山溪,并決心要尋找華山的主峰。他們放下馬,躺在云端上過夜,再次上路,繼續向著海洋航行。終于他們到達了山巔,遠遠看見橫跨在山谷中的石梁。詩中以高高翠微的山巔、遙見石梁橫表達了山高景美的壯麗景色。
這首詩表達了對山水自然景觀的向往和追求,展示了作者對山川景色的贊美之情。詩中通過具體的描寫和形象的語言,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神秘而美麗的山水之中,令人想象其中的宏偉和壯麗,給人以愉悅和驚嘆的感受。整首詩充滿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美的追求,通過描寫尋訪之旅的過程,傳達了對山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讀者通過閱讀這首詩詞,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并對山水之美有更深的了解和體驗。
《尋天臺山》孟浩然 拼音讀音參考
xún tiān tāi shān
尋天臺山
wú yǒu tài yǐ zi, cān xiá wò chì chéng.
吾友太乙子,餐霞臥赤城。
yù xún huá dǐng qù, bù dàn è xī míng.
欲尋華頂去,不憚惡溪名。
xiē mǎ píng yún sù, yáng fān jié hǎi xíng.
歇馬憑云宿,揚帆截海行。
gāo gāo cuì wēi lǐ, yáo jiàn shí liáng héng.
高高翠微里,遙見石梁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