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 邊貢
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作者簡介(邊貢)

邊貢(1476 ~1532)字庭實,因家居華泉附近,自號華泉子,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明代著名詩人、文學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進士,官至太常丞。邊貢以詩著稱于弘治、正德年間,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并稱“弘治四杰”。后來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稱為明代文學“前七子”。
《嫦娥》邊貢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嫦娥》
中文譯文:
月宮清冷桂團團,
歲歲花開只自攀。
共在人間說天上,
不知天上憶人間。
詩意:
這首詩是明代邊貢創作的《嫦娥》。詩中描繪了月宮的清冷景象,以及桂樹的團團花朵。詩人表達了桂樹每年開花的季節,只有自己攀上去才能親眼目睹的遺憾。他想告訴人間的人們,月宮里有許多美好的事物,但他們并不知道月宮中是否也會懷念人間的存在。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月宮和桂花的描繪,展示了明代邊貢獨特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月宮作為神話中的仙境,被賦予了清冷的氛圍,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桂樹是月宮的象征之一,它的花朵只有在特定的時間才會綻放,而且只有詩人自己才能親自攀上去欣賞。這種描寫增加了詩中的神秘感和獨特性。
詩人通過描述月宮和桂花,向人間的人們傳達了一種思念和遺憾的情感。他說月宮中的美好事物,人間的人們并不知道,這暗示了兩個世界之間的隔閡。詩人想要表達的是,他不知道月宮中是否也會懷念人間的存在,是否也有類似的遺憾和思念。
整首詩意味深長,給人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間。它通過對月宮和桂花的描繪,表達了人與仙境之間的距離和隔閡,以及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思念之情。這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將讀者帶入了一個超越現實的境界,引發人們對于人與天上世界關系的思考。
《嫦娥》邊貢 拼音讀音參考
cháng é
嫦娥
yuè gōng qīng lěng guì tuán tuán, suì suì huā kāi zhǐ zì pān.
月宮清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
gòng zài rén jiān shuō tiān shàng, bù zhī tiān shàng yì rén jiān.
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