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徐渭
急索吳箋何太忙,兔起鶻落遲不得。
作者簡介(徐渭)

徐渭(1521—1593),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鷴山人、鵝鼻山儂等別號。中國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民間也普遍流傳他的故事傳說,關于他年輕時如何聰明,后來如何捉弄官宦等。
《竹》徐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竹》
一斗醉來將落日,
胸中奇突有千尺。
急索吳箋何太忙,
兔起鶻落遲不得。
中文譯文:
醉倒一斗時夕陽將落,
心中奇峰突兀高達千尺。
急切地尋求吳箋何其忙,
兔子跳起,獵鷹落下,都來得太晚。
詩意:
這首詩以竹為主題,通過描述一種蒼勁挺拔的竹子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徐渭對竹子的贊美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以醉倒一斗的時刻為引子,暗喻人生的短暫。而竹子則象征著堅韌和不屈的品質,作者把竹子的形象與自己的內心進行了對比,表達了對竹子高聳入云、遠離塵囂的向往和敬佩之情。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希望能夠急切地尋求吳箋(古代紙張的一種)來記錄下自己的思想,但時間已經過去,就像兔子跳起和獵鷹落下一樣,都來不及了。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文字勾勒出竹子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憑借著簡潔而深刻的意象,表達了對竹子高潔、不屈的品質的贊美,以及對時間流逝和機遇的感慨。通過對竹子與自己內心的對比,突顯了竹子的高雅和作者對竹子的敬仰之情。最后兩句則增加了一絲遺憾和無奈,暗示了時光不等人的真實感受。整首詩既展現了竹子的獨特之美,又道出了人生短暫和時機的珍貴,給人以深思。
這首詩在形式上采用了律詩的格律,四句各十一個字,平仄對仗工整,節奏明快。運用簡練的語言和意象,徐渭通過對竹子的描繪,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竹子的高潔和作者對生命的思索。
《竹》徐渭 拼音讀音參考
zhú
竹
yī dòu zuì lái jiāng luò rì, xiōng zhōng qí tū yǒu qiān chǐ.
一斗醉來將落日,胸中奇突有千尺。
jí suǒ wú jiān hé tài máng, tù qǐ hú luò chí bù dé.
急索吳箋何太忙,兔起鶻落遲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