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 朱松
下有行人正愁絕,不知幽咽自緣饑。
《蟬》朱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蟬》是宋代朱松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蟬在陰涼的葉底發出的聲音,以及它滿腹春風,寄托一枝的寂寞情懷。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陰陰葉底午蟬嘶,
Underneath the shady leaves, the noon cicada chirps,
滿腹春風寄一枝。
Its belly filled with spring breeze, it sends a sigh.
下有行人正愁絕,
Beneath, a traveler is in despair,
不知幽咽自緣饑。
Unaware of the melancholy sound, caused by hunger.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午后,蟬在陰涼的葉底發出聲音的情景。蟬滿腹春風,寄托了它內心的孤寂和無奈。行人在下方愁絕,卻不知道蟬鳴的幽咽是因為蟬自己的饑餓。
這首詩通過對蟬和行人的描寫,表達了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蟬在陰涼的葉底嘶鳴,暗示了人們常常無法察覺到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苦難和聲音。行人的愁絕則象征著人類的煩惱和困惑,他們對于自然界中的聲音和情感常常漠不關心。
朱松通過這首詩,喚起了讀者對于自然界中細小生命的關注和思考。詩中的蟬和行人都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的存在,但是他們之間卻存在著一種隔閡和無法理解對方的孤獨。這種孤獨和無奈的情感,引發了讀者對于人類與自然關系的反思。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微妙而深刻的情景,通過對蟬和行人的對比,傳達了作者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感慨。同時,通過蟬的饑餓之聲,也暗示了人類應該關注和珍惜自然界中的生命,以及我們與自然界的緊密聯系。
《蟬》朱松 拼音讀音參考
chán
蟬
yīn yīn yè dǐ wǔ chán sī, mǎn fù chūn fēng jì yī zhī.
陰陰葉底午蟬嘶,滿腹春風寄一枝。
xià yǒu xíng rén zhèng chóu jué, bù zhī yōu yè zì yuán jī.
下有行人正愁絕,不知幽咽自緣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