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南故人》 家鉉翁
不知今夕夢,到蜀到錢唐。
作者簡介(家鉉翁)
家鉉翁(約1213~1297)號則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人。家鉉翁身長七尺,狀貌奇偉,威嚴儒雅。以蔭補官,累官知常州,遷浙東提點刑獄,入為大理少卿。咸淳八年(1272),權知紹興府、浙東安撫提舉司事。德祐初,權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遷戶部侍郎,權侍右侍郎,兼樞密都承旨。二年(1276),賜進士出身,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元兵次近郊,丞相賈馀慶、吳堅檄天下守令以城降,鉉翁獨不署。奉使元營,留館中。宋亡,守志不仕。元成宗即位(1294),放還,賜號處士,時年八十二,后數年以壽終。《宋史》有傳。有《則堂集》六卷,《彊(強)村叢書》輯為《則堂詩馀》一卷。詞存三首收于《全宋詞》中。
《寄江南故人》家鉉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江南故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家鉉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曾經居住在錢唐,
聽到鵑鳥的聲音,便憶起了蜀鄉。
不知道今晚是否會做夢,
夢里到了蜀地和錢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渴望回到故鄉的心情。通過描述自己曾經在錢唐居住的經歷,聽到鵑鳥的聲音,讓他回憶起了遙遠的蜀鄉。作者在詩中表示自己不知道今晚是否會夢見故鄉,但無論是夢中還是現實中,他都渴望能夠回到蜀地和錢唐。
這首詩詞的情感主題是思鄉之情。作者通過對故鄉的回憶和對回到故鄉的向往,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深眷戀之情。詩中的"鵑憶蜀鄉"一句,通過鵑鳥的聲音喚起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展現了他內心深處的情感。
這首詩詞簡潔而樸素,語言流暢自然。作者運用了對比和聯想的手法,通過描述自己的居住經歷和聽到鵑鳥的聲音,將情感與具體的場景相結合,增強了詩詞的感染力。整首詩詞以回憶和愿望為線索,通過簡短的文字,抒發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情厚意,帶給讀者一種溫暖和共鳴。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寄江南故人》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追憶之情,以及對回到故鄉的向往。通過描繪作者的居住經歷和聽到鵑鳥聲音的聯想,詩詞傳遞了一種深沉而真摯的家鄉情感。
《寄江南故人》家鉉翁 拼音讀音參考
jì jiāng nán gù rén
寄江南故人
céng xiàng qián táng zhù, wén juān yì shǔ xiāng.
曾向錢唐住,聞鵑憶蜀鄉。
bù zhī jīn xī mèng, dào shǔ dào qián táng.
不知今夕夢,到蜀到錢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