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盡上饒村,腸斷子規啼月魂。慰人獨有白玉蕊,不到窗前只醉昏。坐壚環甕不舉首,浮花浪蕊空滿園。海山有客心似水,揮麈自散炎洲溫。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總序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須句。夏,宋公、衛侯、許男、滕子伐鄭。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戰于升陘。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宋師敗績。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
人生天地間,一死非細事。識破此條貫,八九分地位。趙岐圖壽藏,杜牧擬墓志。祭文潛自撰,荷鍤伶常醉。
二儀初創象,三才乃分位。非惟樹司牧,固亦垂文字。綿代更膺期,芳圖無輟記。炎漢承君道,英謨纂神器。
吾聞古君子,介介勵其節。入門疑儲宮,撫己思鈇鉞。志者若不退,佞者何由達。君臣一殽膳,家國共殘殺。
中秋節月亮
嗟吾為顓蒙,木樸無所思。成童始就學,數歲通書詩。十五尚意氣,自待固不卑。嘗為富貴易,有如涂上泥。
東游英溪英,妙寄寒苦詩。里社今有井,誰構亭覆之。想彼異代賢,孤標奪葳蕤。可齋出帝胄,結廬探幽奇。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汗漫不省識,恍如乘桴浮。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是年京師旱,田畝少所收。
圣門高弟游淵源,當時所得惟十賢。科張言行政與學,兼此四者誰能然。公含天資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謨全。軒昂盛時進以道,行高德鉅齊回騫。
國老無心豈為身,五年朝謁慰簪紳。元臣事業通三世,舊將威名服四鄰。遍閱后生真有道,欲談前事恐無人。比公惟有凌云檜,歲歲何妨雨露新。
三江路千里,五湖天一涯。何如集賢第,中有平津池。池勝主見覺,景新人未知。竹森翠瑯玕,水深洞琉璃。
國論倚臺諫,悠悠難具論。昌言風已微,鉤黨日愈新。柱下樹荊棘,夕垣伏戈矜。深宮沉白簡,天語隔紫宸。
抗表辭烏府,歸山鬢未秋。朝簪還獬豸,塵世謝蜉蝣。拂袖人生事,縣車帝命優。名光新日歷,官占好詞頭。
天風生暮寒,一夜新雪積。遲明兀箯輿,亂入山徑窄。茅檐兩三家,雞犬不見跡。冬令頃弗嚴,草木僭春色。
吳苑新開第,都門遂掛冠。俄聞曳杖嘆,未適散金歡。舊跡馀三徑,高風戢一棺。只應名不朽,沈志史臣刊。
風行自委順,云合非有期。神哉心相見,無眹安得離。我有懇憤志,三十無人知。修身不言命,謀道不擇時。
平生湖海氣,志廣更才疏。致君初無術,許身一何愚。慨念天下士,四海無家居。但愿庇廣廈,不唯愛吾廬。
文星南指斗牛遙,先生拂袖歸江皋。平原蒼莽晨車發,霜天突兀玄云高。憶昨先生登玉堂,千鈞筆力開混茫。手翻翠虹霓,翰飛赤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