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鄉幸有吳夫子,星斗網羅文字胸。百鳥收聲聽鳴鳳,千山落木秀孤松。旁通滄海江山水,高壓云城帢幘峰。每見一斑三嘆息,白頭未得奉從容。
七十七翁猶眼明,三臺星畔見奎星。文章有氣吞馀子,議論無差本六經。愧我不能攀逸駕,得君自足振頹齡。玉溪常與荊溪接,分得馀波到石屏。
鶴鳴山空無鶴來,青霞嶂深天壁開。千巖角逐互吞吐,一峰拔起矜崔嵬。日光微漏潭見底,水氣上薄云成堆。幽禽飛鳴報客至,奇樹璀璨知誰栽。
浩蕩藤州老,雄文鼓大編。聲名元自重,述作許誰傳。成誦慚空久,相逢偶未緣。承明內外相,交口譽師賢。
從昔傳家學,當今良史才。聲名冠西蜀,風節象東臺。朝跡何收速,歸心挽不回。一麾從此去,萬里可能來。
舊矣唐安郡,龍潛府號新。當年一絳帳,今日兩朱輪。民意來何暮,仁聲暖似春。劍南毋戀卻,鰲禁要詞人。
秘甚先天學,誰傳陸士龍。上方留自近,天豈不相容。契托君家厚,情惟我悲鐘。殷勤訓猶子,他日使追蹤。
易學淵源出義方,緒余猶作漢文章。名高未急蓬萊島,心遠寧專雁鶩行。紙尾固無勛可策,松間殊有味難忘。諸公論薦休聞早,且候珠璣滿一囊。
隨牒相逢瘴海邊,經從不為小留連。藍田晝短子姑去,彭澤春濃我欲眠。近境曾無攜具日,殊鄉卻有對床緣。天知道大話長意,借我黃花節以前。
東山未為高,坐覺魯之小。更上泰山巔,天下不勝眇。公作如是觀,所學胡可料。父兄自磨磋,師友相揉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