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仁士的詩詞(18首)

    1 《宿懷仁縣南湖,寄東海荀處士》 唐·劉長卿

    向夕斂微雨,晴開湖上天。
    離人正惆悵,新月愁嬋娟。
    佇立白沙曲,相思滄海邊。
    浮云自來去,此意誰能傳。
    一水不相見,千峰隨客船。
    寒塘起孤雁,夜色分鹽田。
    時復一延首,憶君如眼前。

    仕途苦悶歸隱

    2 《送婁士璉之官四川仁壽分韻得知字》 明·林溫

    見說蜀中天下奇,一官萬里去何之?云連古棧驅車遠,江
    繞盤渦入棹遲。
    落日秋風神禹廟,黃鸝碧草武侯祠。
    尋幽好載郫筒酒,縣令相過是故知。

    3 《毗陵天慶觀畫龍自題姑蘇羽士李懷仁醉筆詩呈》 宋·戴復古

    姑蘇道士天酒星,醉筆寫出雙龍形。
    墨跡從橫奪造化,蜿蜒滿壁令人驚。
    一龍翻身出云表,口吞八極滄溟小。
    手弄寶珠珠欲飛,握入掌中拳五爪。

    4 《平陰張澄居士隱處三詩之仁亭》 宋·黃庭堅

    無心經世網,有道藏丘山。
    養生息天黥,藝木印歲寒。
    德人墻九仞,強學窺一斑。
    張侯大雅質,結發闖儒關。

    5 《花光仲仁出秦蘇詩卷思二國士不可復見開卷絕》 宋·黃庭堅

    夢蝶真人貌黃槁,籬落逢花須醉倒。
    雅聞花光能畫梅,更乞一枝洗煩惱。
    扶持愛梅說道理,自許牛頭參已早。
    長眠橘洲風雨寒,今日梅開向誰好。

    6 《送范景仁學士歸蜀焚黃》 宋·梅堯臣

    蒼山過秦梁,山盡見川陸。
    下馬古成都,訪壟得喬木。
    掃籜開奠席,隕淚濕俎肉。
    當時相如歸,徒自盛車轂。

    7 《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宋·周必大

    萬古仇池一老仙,前身游宦憶西川。
    令威化鶴空千歲,何似重來十五年。

    8 《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宋·周必大

    父子才名震蜀都,家風人道似三蘇。
    不知岷嶺英靈氣,底向眉山特地殊。

    9 《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宋·周必大

    經學淵源史筆高,文章余力埒風騷。
    紛紛小技夸流俗,磨滅身名笑爾曹。

    10 《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宋·周必大

    頻駕輶軒析左符,直從梁益到江湖。
    棠陰處處留遺愛,芹泮人人憶大儒。

    11 《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宋·周必大

    鳴佩甘泉不乏人,誰能博古復通今。
    直如汲黯非游俠,忠似更生不鑄金。

    12 《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宋·周必大

    千卷長編已刻閩,爭傳副墨價兼金。
    冠篇不得同迂叟,遺恨猶應記玉音。

    13 《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宋·周必大

    是是非非口即心,掃除人偽只天真。
    身全五福仍通貴,造物因公勸善人。

    14 《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宋·周必大

    病后精神更湛然,掛冠剛欲及生前。
    去來自在渾無礙,撫掌僧徒浪學禪。

    15 《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宋·周必大

    蓬監曾叨繼后塵,史闈何幸對題名。
    非才自是無能役,太息難忘故舊情。

    16 《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宋·周必大

    我畏譏讒口屢緘,獨公嗜好不酸咸。
    每傾苦酒思談笑,萬里何由奠巽嚴。

    17 《撫州崇仁縣玉清觀道士黃石老工古篆以他公父》 宋·魏了翁

    圣學不嗣千余年,并與小學遺其傳。
    其間明道寧乏賢,謂書小伎姑舍旃。
    十字九舛不可鐫,楮生墨墨色有冤。
    動以經史為執言,豈知魏晉幾變遷。

    18 《游溫陵得未得之士四人作四愛詩·贈養仁若春》 宋·王邁

    吾愛清源顏養仁,筆端有力重千鈞。
    奇才自合巍收第,他巧何妨且進身。
    我老無能惟喜士,君名若出定驚人。
    元宵相聚過寒食,不污東風一點塵。

    * 關于仁士的詩詞 描寫仁士的詩詞 帶有仁士的詩詞 包含仁士的古詩詞(18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