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先天意的詩詞(1109首)

    1 《崇安葉簿之先大夫易學得于天而未傳于人余竊》 宋·曾豐

    夢與神游會自然,乃翁于易發先天。
    東周以上更三圣,南渡而來第一傳。
    入室飽參誰舍瑟,過庭精意自忘筌。
    勾稽小詘論思具,行侍玉皇香案前。

    2 《天仙子·別酒未斟心先醉》 宋·隨車娘子

    別酒未斟心先醉。
    忽聽陽關辭故里。
    揚鞭勒馬到皇都,三題盡,當際會。
    穩跳龍門三級水。
    天意令吾先送喜。
    不審君侯知得未。
    蔡邕博識爨桐聲,君背負,只此是。
    酒滿金杯來勸你。

    3 《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宋·劉黻

    默觀羲圣書,先天著復坤。
    畫畫妙理具,森立河圖文。
    宇宙斡生意,日月棕辭奔。
    乘承著不息,反窮性存存。
    透彼名利關,沿此道義門。
    用功不精密,頻復何由敦。

    4 《謝久軒蔡先生惠墨九首》 宋·姚勉

    巍巍無極翁,昌代正學祖。
    生從道州地,如孔出姬魯。
    西山道州派,上接濂溪武。
    天意豈偶然,真傳紹先古。

    5 《暮花天》 宋·陳亮

    天意微慳,春工多裕,長須末后殷勤。
    骨瘦挽先,肌韻恰好,花頭徑尺徐陳。
    紅黃粉紫,更牛家、姚魏為真。
    留幾種,蒂殢中州,異時齊頓渾身。

    6 《卞薇閣索題先大父光河中丞夜燈圖》 近代·陳三立

    名賢奮虀鹽,約略出母教。
    功烈滿青史,一燈食其報。
    卓犖光河公,逸事寒榴照。
    執卷機織旁,樞牖影廊廟。

    7 《酬襲美先見寄倒來韻》 唐·張賁

    尋疑天意喪斯文,故選茅峰寄白云。
    酒后只留滄海客,香前唯見紫陽君。
    近年已絕詩書癖,今日兼將筆硯焚。
    為有此身猶苦患,不知何者是玄纁.

    8 《又代孔明哭先主》 唐·李山甫

    鯨鬣翻騰四海波,始將天意用干戈。
    盡驅神鬼隨鞭策,全罩英雄入網羅。
    提劍尚殘吳郡國,垂衣猶欠魏山河。
    鼎湖無路追仙駕,空使群臣泣血多。

    9 《挽王靜安先生》 現代·陳寅恪

    敢將私誼哭斯人,文化神州喪一身。
    越甲未應公獨恥,湘累寧與俗同塵。
    吾儕所學關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
    贏得大清干凈水,年年嗚咽說靈均。

    10 《次韻子由舍人先生追讀邇英絕句四首》 宋·張耒

    恭默誰聆金玉音,陶甄萬物付無心。
    君王好學真天意,憂國論思不厭深。

    11 《上聱隅先生》 宋·王令

    夫子儒門杰,心誠行亦醇。
    玉金精粹美,椒桂性芬辛。
    一入隨邦計,咸期利國賓。
    生民待儒效,天意屬人倫。

    12 《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 宋·王柏

    一原英魄一山藏,回首懷忠道路長。
    天意未開南北限,要教北學王南方。

    13 《先天易吟三十首》 宋·方回

    神農嘗毒藥,軒后設難經。
    認取卦中意,仁心救未形。

    14 《先天易吟三十首》 宋·方回

    誰識歸奇意,專為御患謀。
    將寒儲纊絮,未暮貯膏油。

    15 《先天易吟三十首》 宋·方回

    嗜慾損為益,榮華降是升。
    圓圖觀起處,生意伏陰凝。

    16 《聞南軒張先生下世感忱有作》 宋·孫應時

    中原天意定何發,豈謂人才不素儲。
    前輩老成今殄瘁,丁年豪雋重蕭疏。
    武侯歲晚出師表,賈誼平生流涕書。
    社稷無疆恩澤厚,小臣何敢議盈虛。

    17 《太極圖》 宋·朱繼芳

    動靜無端畫一圈,分明擘破又渾全。
    日池漏得先天意,鉆入書窗個個圓。

    18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唐·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詠懷憂國憂民

    19 《五柳先生傳》 魏晉·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贊美寫人傳記

    20 《報劉一丈書》 明·宗臣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上下 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
    且今之所謂孚者,何哉?日夕策馬,候權者之門。

    古文觀止議論勸慰書信

    * 關于先天意的詩詞 描寫先天意的詩詞 帶有先天意的詩詞 包含先天意的古詩詞(1109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