躡險入高空,初疑勢不窮。又緣千嶂盡,還共七盤同。下辨東流水,平隨北去鴻。天然無此道,應免患窮通。
不歸丹掖去,銅竹漫云云。唯喜因過我,須知未賀君。 ——裴度詩聞安石詠,香見令公熏。
上巍樓、指顧劍東西,依然舊江山。悵誰為荊棘,委渠天險,薄我風寒。金甌經營幾載,鴻雁尚漂殘。一片迷棋局,著手良難。
春風環珮集群仙,回首瀛洲二十年。院柳綠垂鸞駕外,宮花紅入鳳池邊。曉承綸紼開經幄,夕佩蘭英拱御筵。青瑣赤墀聊復爾,璇題珍館故依然。
八十云巢老,諸公舊典刑。心情古井水,輩行曉天星。身健登高閣,眼明書六經。嘗聞薦遺逸,何以報朝廷。
至前至後恰多晴,山北山南間一登。瘦石經霜乾脫蘚,細泉滴澗旋成冰。海波貫日紅千丈,江霧縈樓玉萬層。資善堂前得春早,宮梅一朵掠觚棱。
憑欄玩文漪,日興賞心遇。汀篠陵砌繁,沙禽冒波翥。
千騎亟游賞,賓蓋紛相隨。不知是日歡,何如清夜時。
悠悠水周堂,堂上列禊賓。賓勸使君酬,無為負良辰。
飛宇棘南傃,以待風之薰。因君奉揚力,并慰塞下人。
磑湍方電激,麯屑已云霏。誠哉智者樂,力少功不貲。
遵蒙本山下,渠激流且迅。無嫌萬折勞,思回九里潤。
波平柳苒苒,湖與柳共色,攀條弄潺湲,坐送春暉昃。
日永知槐夏,云黃喜麥秋。同朝國士集,賜沐吏功休。只園冠蓋地,清與耳目謀。晴云浮茗椀,飛雹落文楸。
懶曠期陶謝,呼兒讀晉書。葛巾傾泛瀲,蠟屐上嵚嶇。回向空門舊,揩磨意地初。未堪朝市隱,且欲去衡廬。
禾熟秋原靜,高蟬尚遠音。半荒愁雨菊,獨秀畏風林。老覺田原好,慵疏里巷尋。心知阿連勝,新向佛乘深。
滿城車馬走塵埃,湖上幽蹊長積苔。喟嘆高風尚千載,殷勤兩日為重來。吾生詎老五斗米,此地終期三徑開。大廈崇成非往者,況予擁腫自樗材。
屬者俱被命,敕書黃札光。同將舜權量,與較蜀文章。投分雖已晚,傳經何可忘。對床風雨地,長記此升堂。
通變莫如易,韋編存至今。如傳仲尼手,盡見伏羲心。此去被清問,豈惟蒙賞音。要通天下志,觀象得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