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瑜瑕,工所不棄。如公平生,抑有清議。雖翰墨之僅存,亦世俗之共毖。予獨區區于別白,是亦或出于有意。
淳古有真味,不特見于結子。茲帖之名得示,縱摹倣於唐世,隱然猶有西晉之遺意。彼昌黎者,或肆譏議。謂以俗書趁姿媚,予未敢以為是。
偉茲帖上奇瑰兮,羌筆力之有神。走緘{騰去馬加糸}之來詔兮,并垂棗而足珍。從鯉庭而載求兮,得陳亢之異聞。書三閭之孤忠兮,將爭光兮儀鄰。
待月長生殿,迎風太液池。茲顏歡樂日,圣德盛明時。
圣處眇安在,談者一何昜。注瓦務細巧,岑鼎喪良貴。群兒有新舌,六學無故意。向來孟韓息,不有歐蘇繼。
韓君惠我涪翁帖,三世風流不在茲。諸老當年會臨汝,更須多有未傳詩。
文公垂憲墨淋浪,鼎立龜山更道鄉。家有一焉猶冠絕,寶茲三者見珍藏。來從疊嶂層巒里。置在光風霽月傍。收拾兵戎無一物,滿船空載有歸裝。
予于是帖,有感者四。館職在外,于學士不系細銜,于帶職者皆曰同院,意親情洽,所以見前輩之篤風誼也。
開禧之元,予仕軍庾。偕朋命駕,嘗即甘露。慨懷海岳,賦詩吊古。朅予再來,乘軺茲土。
道統之傳,洙泗濂伊。公于淳熙,萬古一時。言名之輿,世泯其轍。皎皎綱常,首載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