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冒上的詩詞(185首)
2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8
《后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唐·韓愈
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
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于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發。
天下之賢才皆已舉用,奸邪讒佞欺負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無虞,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賓貢,天災時變、昆蟲草木之妖皆已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風俗皆已敦厚,動植之物、風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鳳龜龍之屬皆已備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憑叔父之親,其所輔理承化之功又盡章章如是。
其所求進見之士,豈復有賢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賢于周公而已,豈復有賢于時百執事者哉?豈復有所計議、能補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聞見,思慮有所未及,以負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11
《自唐安徙家來和義出城迎之馬上作》 宋·陸游
身如林下僧,處處常寄包。
家如梁上燕,歲歲旋作巢。
豈惟人所憐,顧影每自嘲,眼看佳山水,不得結把茅。
造物困豪杰,如視餓虎哮,要令出精神,感激使叫呶。
頗思投筆去,走馬盤云旓,三更冒急雪,大戰梁楚郊。
13
《和運使舍人北園餞別行憩三閃僧舍冒雪宿百井》 宋·司馬光
驪駒北上雪孱顏,{左革右闌}矢前驅度漢關。
僧室松杉清照眼,驛亭煙火迥依山。
馬銜邊草枯猶瘦,雁怯胡云冷未遠。
賤子不須回首問,鬢毛蕭颯簿書間。
* 關于冒上的詩詞 描寫冒上的詩詞 帶有冒上的詩詞 包含冒上的古詩詞(1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