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厘改的詩詞(8首)
2
《太史公自序》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8
《吳傅朋郎中書來嘗得李伯時所畫震旦第一祖西》 宋·釋正覺
其來何求,其去無得。
寂漠度嶺兮萬里獨行,清白傳家兮九年一默。
針芥投而妙不可名,毫厘差而敝不可塞。
知過而改,知難而退。
誰去誰來,自買自賣。
當面諱卻兮滿眼烏華,望涯贊之兮隔身鯨海。
* 關于厘改的詩詞 描寫厘改的詩詞 帶有厘改的詩詞 包含厘改的古詩詞(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