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衣的詩詞(1494首)
3
《古杭感事》 宋·王镃
入北鑾輿竟不回,銜花輦路長蒼苔。
九重禁地為僧舍,六代園陵變劫灰。
宋國衣冠春草綠,趙宮珠翠野花開。
雖然興廢俱天數,禍自奸臣誤國來。
4
《和甄云卿詩》 宋·孫應時
旰食延英責太平,小臣憂國思茫冥。
千秋鑒在開元錄,十漸書留貞觀屏。
莫笑戇愚如汲黯,無寧齷齪似陶青。
何時再見東都會,萬國衣冠拱帝庭。
5
《黃葛篇》 唐·李白
黃葛生洛溪,黃花自綿冪。
青煙蔓長條,繚繞幾百尺。
閨人費素手,采緝作絺绤。
縫為絕國衣,遠寄日南客。
蒼梧大火落,暑服莫輕擲。
此物雖過時,是妾手中跡。
6
《贈蠻僧》 唐·鄭巢
南海何年過,中林一磬微。
病逢秋雨發,心逐暮潮歸。
久臥前山寺,猶逢故國衣。
近來慵步履,石蘚滿柴扉。
7
《中秋》 宋·錢易
天慘嚴霜厚,神清宿雨微。
枝空蟬擬脫,巢冷燕謀歸。
白日蓮塘夢,紅紗水國衣。
錦書知未了,軋軋弄鳴機。
8
《聞大駕幸楚恭記》 明·胡纘宗
聞道鑾輿曉渡河,岳云縹緲護晴珂。
千官玉帛嵩呼盛,萬國衣冠禹貢多。
銷鑰北門留統制,璇璣南極扈羲和。
穆天八駿空飛電,湘竹皇皇淚不磨。
11
《外家南寺》 元·元好問
郁郁秋梧動晚煙,一夜風露覺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殘陽更亂蟬。
去國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記當年。
白頭來往人間遍,依舊僧窗借榻眠。
13
《吳待問之蒙城簿》 宋·楊億
西來赴調合關繻,黃綬風塵厭九衢。
祖席且同開口笑,公庭未免折腰趨。
長安車馬偏欺客,魯國衣冠肯戲儒。
共憶故園歸計晚,舊游煙樹隔重湖。
14
《金陵》 宋·汪元量
只見空城不見臺,客行搔首重徘徊。
風云舊日龍南渡,宇宙新秋雁北來。
三國衣冠同草莽,六朝宮殿總塵埃。
交游相見休相問,把手江頭且一杯。
18
《述懷》 宋·王镃
心如冰靜已無波,劫世虛言莫問他。
老眼易昏書字大,醉言難謹忤人多。
山廚煙火燒紅葉,水國衣裳制綠簑。
濁富清貧分兩路,高眠不管吏徵科。
20
《送新羅法師還國》 唐·孫逖
異域今無外,高僧代所稀。
苦心歸寂滅,宴坐得精微。
持缽何年至,傳燈是日歸。
上卿揮別藻,中禁下禪衣。
海闊杯還度,云遙錫更飛。
此行迷處所,何以慰虔祈。
* 關于國衣的詩詞 描寫國衣的詩詞 帶有國衣的詩詞 包含國衣的古詩詞(14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