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聲氣的詩詞(3740首)
1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0
《寄明州于駙馬使君三絕句》 唐·白居易
有花有酒有笙歌,其奈難逢親故何。
近海饒風春足雨,白須太守悶時多。
平陽音樂隨都尉,留滯三年在浙東。
吳越聲邪無法用,莫教偷入管弦中。
何郎小妓歌喉好,嚴老呼為一串珠。
海味腥咸損聲氣,聽看猶得斷腸無。
17
《王氏螟羅氏子》 宋·王大烈
庚星一點光無涯,日來飛入江東家。
江東江左舊聲氣,叔氏得之真差事。
歸來瑞光凌九虛,叔氏喜亦盈眉須。
家人驚起偏物色,袖中卻得真英物。
螟蛉須信逢蜾蠃,莫惜丁甯長類我。
他年解有速肖時,會振風流舊江左。
18
《六賢祠》 明·張明弼
山川亦自有聲氣,西湖不易與人熱。
五日京兆王弇州,冷面臬司號寒鐵。
原與湖山非久要,心胸不復留風月。
猶議當時李鄴侯,西泠尚未通舟楫。
惟有林蘇白樂天,真與煙霞相接納。
風流俎豆自千秋,松風菊露梅花雪。
20
《過張王行廟》 宋·陸游
烈士生不遇,棲棲為旅人;英魂死不沒,凜凜為明神。
明神受帝命,廟食福我民,牲酒可足言,壓抑姑少伸。
火旱千里赤,與人下雷雨,降水不反壑,談笑出平土。
善人錫之福,奸偽亦擊汝。
豈若世上人,吞聲氣如縷。
* 關于聲氣的詩詞 描寫聲氣的詩詞 帶有聲氣的詩詞 包含聲氣的古詩詞(37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