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天邊望藁砧,天邊魚雁幾浮沉。機番白苧和愁織,門掩黃花帶恨吟。自古詩人皆浪跡,誰知賢婦有關心。歸來卻抱雙雛哭,碑刻雖深恨更深。
黃雞催曉破霜天,起整冠裳拜影前。又見刺文添一線,誰知泣血已三年。蟠桃海上今應熟,雙橘懷中只自憐。未必兒童知此恨,彩衣依舊戲蹁躚。
維摩應待散花天,無復稱觴壽母前。從隔蓬壺三萬里,尚期華表一千年。弟兄黃發三人在,故舊青云眾目憐。自愧阿奴真碌碌,不妨鑒井又蹁躚。
短棹橫秋桔柏磯,青山無盡白云飛。官三年矣母安在,天一方兮兒欲歸。拱森陰陰閑墓隧,背萱寂寂老庭闈。呼兒掃驛陳遺像,杯酒爐香淚滿衣。
淚滴松楸意轉哀,欲歸小立更徘徊。春風不管人間恨,溪上櫻桃花自開。
不瞻宰木過三年,霜露凄涼倍愴然。馬鬣但驚荒宿草,龜趺未辦表新阡。平生鐘釜空遺恨,舊物桮棬半不傳。鴻雁差池風雨急,吞聲清淚徹黃泉。
敬脈人人似飲泉,掃松羅拜喜爭先。頌琴不朽終流慶,石仲相看莫計年。滄海桑田誰料此,秋風宰樹幸依然。五陵莫說驪山下,愁絕求羊一穗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