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尊譚的詩詞(22首)

    1 《寄題儋耳東坡故居,尊賢堂太守譚景先所二首》 宋·楊萬里

    先生初落海南垂,茅屋三間不到伊。
    更有高堂懸畫像,幸無過客首新詩。
    古來賢圣皆如此,身後功名屬阿誰。
    底事百年譚太守,卻教賓主不同時。

    2 《次韻譚彥成學士早春五首》 宋·李彌遜

    風絮縈寒晝擁爐,枝頭猶得暗香馀。
    折來不擬供尊俎,靜對悠然一榻書。

    3 《挽譚邦鑒》 宋·胡寅

    契好聯三世,交情晚更深。
    宦游乖握手,書到豈論心。
    嘆失超勝原,愁聞相挽音。
    平生一尊酒,已矣不同斟。

    4 《三月十日譚芝云翰林招同徠之宗武諸君靈谷寺》 近代·陳三立

    靈窟負花辰,夢痕涴層迭。
    荏苒春復還,僧約乃如諜。
    提攜缺望儔,輕車騁蹀躞。
    馳道擁奇峰,晴郊明新葉。

    5 《前有一尊酒行》 宋·張镃

    霖雨半月今夕晴,風堂人稀燈燭明。
    涼蟲咽咽傍墻竹,聽久但促孤愁生。
    愁生欲伏誰驅遣,渾汗翠液玻瓈軟。
    五斗一石非所長,興來亦覺滄溟淺。

    6 《京口與友生話別》 唐·陸龜蒙

    共是悲秋客,相逢恨不堪。
    雁頻辭薊北,人尚在江南。
    名利機初發,樵漁事先諳。
    松門穿戴寺,荷徑繞秦潭。

    7 《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 唐·陸龜蒙

    櫛發涼天曙,含毫故國情。
    歸心一夜極,病體九秋輕。
    忽起襜褕詠,因悲絡緯鳴。
    逢山即堪隱,何路可圖榮。

    8 《觀懷素草書歌》 唐·貫休

    張顛顛后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
    師不譚經不說禪,筋力唯于草書朽。
    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愛情感傷

    9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孔明臥龍,呂望非熊。
    楊震關西,
    丁寬易東。

    10 《念奴嬌(次韻張仲遠,是日醉甚,逃席)》 宋·張綱

    論思厭久,動莼鱸清興,輕辭丹極。
    佩玉腰金歸故里,光照湖山秋色。
    八座儀刑,九重尊寵,才大今詞伯。
    漢家豪俊,一時誰是勍敵。

    11 《青玉案(和雅守蹇少劉席上韻)》 宋·李流謙

    相知元早來何暮。
    社燕送、秋鴻去。
    春草春波愁目注。
    酒香花韻,綺譚妍唱,怎不思量住。
    虛無指點騎鯨路。
    個是騷人不凡處。
    畫棟云飛簾卷雨。
    風流千古,一時人物,好記尊前語。

    12 《水調歌頭(秩滿告歸,曾使君餞別,席間奉呈)》 宋·姚述堯

    澤國正秋杪,微雨灑江濱。
    憑高一望,萬里多稼總如云。
    芳野壤歌鼎沸,古市歡聲輻湊,盡是泰平人。
    鈴閣盡無事,桃李滿公門。

    13 《千秋歲(金陵壽史帥致道時有版筑役)》 宋·辛棄疾

    塞垣秋草。
    又報平安好。
    尊俎上,英雄表。
    金湯生氣象,珠玉霏譚笑。

    14 《紀事二十四首》 清·梁啟超

    華服盈盈拜阿兄,相從譚道復談兵。
    尊前恐累風云氣,更譜軍歌作尾聲。

    15 《賀新郎 慶壽》 元·周權

    涼浸瑤空月,正壽里、光彩遙燭,少微躔次。
    鶴發仙翁還笑道,恰則揆予初度。
    好文物、衣冠翹楚。
    雪跨冰懸神炯炯,盡襟懷、清酒金莖露。

    16 《寄題儋耳東坡故居,尊賢堂太守譚景先所二首》 宋·楊萬里

    東坡無地頓危身,天賜黎山活逐臣。
    萬里鯨波隔希奭,千年桂酒吊靈均。
    精忠塞得乾坤破,日月伴渠文字新。
    秪個短檐高屋帽,青蓮未是謪仙人。

    17 《挽方仲及簽判二首》 宋·黃公度

    年來群盜滿南區,百指間關返舊廬。
    杖屨不辭還往數,尊罍猶想笑譚馀。
    音容忽忽成千古,身世悠悠竟六如。
    修短窮通一無恨,可憐經濟盡丘墟。

    18 《西湖會同年和巫子先韻》 宋·黃公度

    一鹯獨立鳥群空,寂寞誰憐漢閣雄。
    雁塔他年曾接武,烏臺今日自生風。
    平湖入座搖寒碧,返照催人墮晚紅。
    目斷禁城驄馬客,何時譚笑一尊同。

    19 《再用韻》 宋·黃公度

    斗粟驅人墮世紛,卯申鳧鶩動成群。
    桁楊閑臥吏休日,尊俎清譚士集云。
    久矣蠻荒真下策,信哉鄒魯號多文。
    酒酣預約雞豚社,會見婆娑故國枌。

    20 《雜言二章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 宋·李新

    白發柳夫子,政是柳州孫。
    譚經能解頤,經綸出其門。
    彼美蒼梧士,紉服得蘭蓀。
    抽身朱墨間,初知儒者尊。
    報國直以人,不類一飯恩。
    山中多散材,著意采蟠根。

    * 關于尊譚的詩詞 描寫尊譚的詩詞 帶有尊譚的詩詞 包含尊譚的古詩詞(22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