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巷族的詩詞(30首)

    1 《贈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見《遺集》)》 唐·韓愈

    我年十八九,壯氣起胸中。
    作書獻云闕,辭家逐秋蓬。
    歲時易遷次,身命多厄窮。
    一名雖云就,片祿不足充。

    2 《和蕭刓察推賀族叔司理登科還鄉四首》 宋·蘇轍

    家聲籍籍大江西,臨老揮毫捧御題。
    得意何殊少年樂,還家不惜醉如泥。
    讀盡家藏萬卷書,蕭然華發宦游初。
    區區獄掾何須愧,聊把《春秋》試緒余。

    3 《和蕭刓察推賀族叔司理登科還鄉四首》 宋·蘇轍

    巷南諸子足才賢,邂逅相逢秀句傳。
    強作短章同寄與,異時見我一依然。

    4 《次韻和族弟日華寄編修諸學士之什》 宋·楊億

    鎖闈漫喜塵通籍,蓬巷無人肯顧廬。
    天祿解潮才答客,集仙置使又修書。
    非煙繚繞縈珠網,流水潺湲逗石渠。
    何必銀臺號三昧,此中更好味真如。

    5 《雨不止和族叔韻》 宋·陳文蔚

    小齋容膝足遲回,世路羊腸不用猜。
    久矣此心冥進取,翩然何日賦歸來。
    新篘半熟甕頭酒,小摘微黃葉底梅。
    盡日北窗聽雨臥,任他們巷長蒿萊。

    6 《同盧拾遺過韋給事東山別業二十韻給事首春…不果斯諾》 唐·王維

    托身侍云陛,昧旦趨華軒。
    遂陪鹓鴻侶,霄漢同飛翻。
    君子垂惠顧,期我于田園。
    側聞景龍際,親降南面尊。

    7 《奉酬睢陽李太守》 唐·高適

    公族稱王佐,朝經允帝求。
    本枝疆我李,盤石冠諸劉。
    禮樂光輝盛,山河氣象幽。
    系高周柱史,名重晉陽秋。

    8 《撫州對事后送外生宋垓歸饒州覲侍呈上姊夫》 唐·戴叔倫

    淮汴初喪亂,蔣山烽火起。
    與君隨親族,奔迸辭故里。
    京口附商客,海門正狂風。
    憂心不敢住,夜發驚浪中。

    9 《馬嵬行》 唐·劉禹錫

    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驛。
    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
    乃問里中兒,皆言幸蜀時。
    軍家誅戚族,天子舍妖姬。

    10 《代曲江老人百韻(年十六時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舊日春。
    先皇初在鎬,賤子正游秦。
    撥亂干戈后,經文禮樂辰。
    徽章懸象魏,貔虎畫騏驎。

    11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12 《慶壽光》 宋·晁端禮

    事在可疑,有司難之。
    次子論列于朝,特封壽光縣太君。
    誥詞有蘊仁積善之褒,因采綸言以名所居之堂曰“積善”,日與親舊歌酒為壽于其間,命族孫端禮作慶壽光曲,以紀一時之美。
    其詞曰:

    13 《玉臺新詠序》 南北朝·徐陵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窺;千門萬戶,張衡之所曾賦。
    周王璧臺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為枝,珠簾以玳瑁為匣。
    其中有麗人焉。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

    詠物寫鳥思鄉

    14 《寄歐陽舍人書》 宋·曾鞏

    鞏頓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還,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
    反復觀誦,感與慚并。
    夫銘志之著于世,義近于史,而亦有與史異者。
    蓋史之于善惡,無所不書,而銘者,蓋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義之美者,懼后世之不知,則必銘而見之。

    古文觀止感恩書信

    15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16 《李暮吹笛歌》 宋·四錫

    洛陽少年稱李暮,眾推橫笛多功夫。
    當時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
    天津楊柳籠橋綠,朧月澹煙何處宿。
    不怕金吾禁夜嚴,偷得新翻禁中曲。

    17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宋·宋綬

    六闕表門榮,華林地氣靈。
    烏衣王氏族,玉樹謝家庭。
    鄒魯多亟犬,荀陳更聚星。
    怡神虛室白,講學夜燈青。

    18 《宣仁圣烈皇后挽辭五首》 宋·蘇頌

    辰極閟軒輝,天人覆玉衣。
    兩朝臨大寶,九載運璇璣。
    永巷私門絕,通閨外族稀。
    蕃厘崇構閟,應待媼神歸。

    19 《詠華林書院》 宋·孫何

    六闕旌門事若何,諸生常不絕弦歌。
    鯉庭共稟詩書訓,隱巷齊登俊造科。
    宗族有光傳孝弟,鄉閭元訟化淳和。
    芝蘭子弟相薰習,金石交朋互切磋。

    20 《同廬拾遺過韋(一作章·非)給事東山別業二》 唐·王維

    首春休沐維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預聞命會無車馬不果斯諾
    (冊4卷125頁1246c)
    托身侍云陛。
    昧旦(一作早)趨華軒。

    * 關于巷族的詩詞 描寫巷族的詩詞 帶有巷族的詩詞 包含巷族的古詩詞(30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