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雨曉放霽,紅日照我帷。起來步幽蹊,金蕊燦朱扉。芳姿自嫵媚,微香襲人衣。令節無多日,更宜擁培之。
注意惟聞簡帝心,聊成退老寓登監。放懷綠野巖瞻重,寄傲平泉國念深。海闊水云和島嶼,時清鐘鼓樂園林。謝公豈久東山趣,天下蒼生傒作霖。
半生誦公流傳詩,每恨收拾多所遺。豈知二千五百二十有四首,一旦俱為吾得之。長松駕壑風煙老,春花嫣然動碧草。祗今忠憤欲白頭,四海但推言語好。
爛熟思來怕熱官,退飛心地喜輕安。舍魚正可取熊掌,食肉何須知馬肝。放眼柳梢初暗動,褪花梅子已微酸。典衣剩作江頭醉,莫謂天涯苦鮮歡。
石蘊璵璠,山得其來之澤。木無犧象,天開不材之祥。屹金爐之突兀,其山海之來翔。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俯仰一時,非智所及;付與萬世,其存者長。
勃姑夫婦喜相喚,街頭雪泥即漸乾。已放游絲高百尺,不應桃李尚春寒。
陶陶孟春,草木莽只。白日昭昭,照下次土只。瘴煙浩淫,雜海霧只。憔悴行吟,閴島嶼只。
方長鯨之干誅,駭百川這騰浪。撼坤軸其欲裂,有雍公之忠壯。策數船之奇勛,射天狼于北向。既旄頭之夜殞,窘紛披而投仗。
陶集沖夷中抗烈,忠義從今欲語誰。道家儒家出游俠,放翁孤抱頗似之。皆奇男子無分別,可憐垂死望王師。歷劫天留團扇面,起扶名教與論詩。
雙旌未逐詔書還,放適何妨且謝安。地拔鵝峰長突兀,天教老子得蹣跚。病瘳不必維摩問,客醉誰知太守嘆。更乞為時推此意,要令宵旰九重寬。
五丈高原躍戰鞍,同州太守舊藩官。路挑野斗皈南急,旗獵風鳴帶北寒。采石盤中兵膽涌,橘紅袍上箭痕乾。雞豚放卻西元帥,只要當時國步寬。
歲在龍蛇會,思賢屢感傷。未收空土淚,又送蜀公喪。士類將安放,交情何日忘。共傳金石刻,俱是大文章。
放溜覿前溆,連山分上干。江回云壁轉,天小霧峰攢。吼沫跳急浪,合流環峻灘。欹離出漩劃,繚繞避渦盤。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掛空名。
贈別憂憤自傳長詩
北歸至鳳翔,墨制放往鄜州作。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敘事長詩戰爭憂國憂民愛國
長嘯宇宙間,高才日陵替。古人不可見,前輩復誰繼。憶昔李公存,詞林有根柢。聲華當健筆,灑落富清制。
白水魚竿客,清秋鶴發翁。胡為來幕下,只合在舟中。黃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老妻憂坐痹,幼女問頭風。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汗漫不省識,恍如乘桴浮。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是年京師旱,田畝少所收。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放。潴為七百里,吞納各殊狀。自古澄不清,環混無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