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驚湍的詩詞(186首)

    1 《入石橋路林木蓊郁但聞澗聲潺潺忽驚湍飛雹駭》 宋·徐大受

    琮琤林澗只聽聞,想見縈崖絡石紋。
    忽作驚湍濺飛雹,半隨花雨落紛紛。

    2 《賦得荊溪夜湍送蔣逸人歸義興山》 唐·皇甫冉

    驚湍流不極,夜度識云岑。
    長帶溪沙淺,時因山雨深。
    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
    揭厲朝將夕,潺湲古至今。
    花源君若許,雖遠亦相尋。

    3 《朱元晦清湍亭》 宋·韓元吉

    青山足佳游,遠睇欲無路。
    稍尋絕澗入,始辨云間樹。
    泉聲若招客,倚杖得夷步。
    驚湍瀉亂石,激激有清趣。

    4 《沁園春·靈山齋庵賦時筑偃湖未成》 宋·辛棄疾

    疊嶂西馳,萬馬回旋,眾山欲東。
    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閑,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
    吾廬小,在龍蛇影外,風雨聲中。

    豪放山水抒情

    5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6 《入石橋路林木蓊郁但聞澗聲潺潺忽驚湍飛雹駭》 宋·徐大受

    略彴微分碧玉灣,杖藜穿破郁藍天。
    山深草木春無路,時有藤花一樹妍。

    7 《入峽》 宋·張嵲

    天秋萬象靜,云橫亂峰起。
    已下微王山,入峽自茲始。
    驚湍於此盡,安流澹如砥。
    兩山郁嵯峨,壁立相對峙。

    8 《武陵書懷五十韻》 唐·劉禹錫

    西漢開支郡,南朝號戚藩。
    四封當列宿,百雉俯清沅。
    高岸朝霞合,驚湍激箭奔。
    積陰春暗度,將霽霧先昏。

    9 《過溫湯》 唐·李治

    溫渚停仙蹕,豐郊駐曉旌。
    路曲回輪影,巖虛傳漏聲。
    暖溜驚湍駛,寒空碧霧輕。
    林黃疏葉下,野白曙霜明。
    眺聽良無已,煙霞斷續生。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春天月亮田園

    10 《裴尹東溪別業》 唐·李頎

    公才廊廟器,官亞河南守。
    別墅臨都門,驚湍激前后。
    舊交與群從,十日一攜手。
    幅巾望寒山,長嘯對高柳。

    11 《還闕首途,寄精舍親友》 唐·韋應物

    休沐日云滿,沖然將罷觀。
    嚴車候門側,晨起正朝冠。
    山澤含馀雨,川澗注驚湍
    攬轡遵東路,回首一長嘆。
    居人已不見,高閣在林端。

    12 《東城初陷,與薛員外、王補闕暝投南山佛寺》 唐·錢起

    日昃石門里,松聲山寺寒。
    香云空靜影,定水無驚湍
    洗足解塵纓,忽覺天形寬。
    清鐘揚虛谷,微月深重巒。
    噫我朝露世,翻浮與波瀾。
    行運遘憂患,何緣親盤桓。
    庶將鏡中象,盡作無生觀。

    13 《齪齪》 唐·韓愈

    齪齪當世士,所憂在饑寒。
    但見賤者悲,不聞貴者嘆。
    大賢事業異,遠抱非俗觀。
    報國心皎潔,念時涕汍瀾。

    14 《踏潮歌》 唐·劉禹錫

    屯門積日無回飆,滄波不歸成踏潮。
    轟如鞭石矻且搖,亙空欲駕黿鼉橋。
    驚湍蹙縮悍而驕,大陵高岸失岧峣.

    15 《公無渡河》 唐·陳標

    陰云颯颯浪花愁,半度驚湍半掛舟。
    聲盡云天君不住,命懸魚鱉妾同休。
    黛娥芳臉垂珠淚,羅襪香裾赴碧流。
    馀魄豈能銜木石,獨將遺恨付箜篌。

    16 《過巫峽》 唐·李頻

    擁棹向驚湍,巫峰直上看。
    削成從水底,聳出在云端。
    暮雨晴時少,啼猿渴下難。
    一聞神女去,風竹掃空壇。

    17 《題黃居寀秋山圖》 唐·徐光溥

    天與黃筌藝奇絕,筆精回感重瞳悅。
    運思潛通造化工,揮毫定得神仙訣。
    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幅間。

    18 《宿巫山寄遠人》 唐·梁瓊

    巫山云,巫山雨,朝云暮雨無定所。
    南峰忽暗北峰晴,空里仙人語笑聲。
    曾侍荊王枕席處,直至如今如有靈。

    19 《送令狐明府》 唐·皇甫冉

    行當臘候晚,共惜歲陰殘。
    聞道巴山遠,如何蜀路難。
    荒林藏積雪,亂石起驚湍
    君有親人術,應令勞者安。

    20 《虞美人(題靈山廣禪院)》 宋·葛勝仲

    靈山法會何曾散。
    此地神光滿。
    丁公潭下百雷霆。
    疑是銀河挽下、一齊傾。
    高橋飛觀連云起。
    檻外驚湍水。
    大磯才過小磯來。
    應有天孫靈馭、月中迥。

    * 關于驚湍的詩詞 描寫驚湍的詩詞 帶有驚湍的詩詞 包含驚湍的古詩詞(186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