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白高僧心已灰,石菖蒲長水蕉開。莊嚴茗事爐煙起,不用關防俗子來。
剎剎現形儀,塵塵具覺知。性源常鼓浪,不悟未曾移。
海東銅盆面五尺,中貯澗泉涵淺碧。豈惟冷浸玉芙蕖。青青菖蒲絡奇石。長安火云行日車,此間暑氣一點無。
鳩自呼鳴蚓自歌,何時甘澍一滂沱?封姨漫妒陽臺夢,卻付長空與素娥。
峭巘孤城倚,平湖遠浪來。萬尋迷島嶼,百仞起樓臺。太守憑軒處,群賓奉笏陪。清霜薦丹橘,積雨過黃梅。
永日南薰入舜琴,故人邀我共披襟。歌姬可是能留客,故遏行云作午陰。
好雨真無價,炎天不易求。十全成稔歲,一上作涼秋。吏逭陂塘責,民寬溝壑憂。催科無奈拙,此去恐優游。
蔚藍水中天,岧峣千萬重。樓觀聳煙霞,光景浮星虹。天上老仙伯,萬劫冰雪容。笑下金華山,長歌唳霜鴻。
圣道如太極,品彙自生成。二人各言志,點也心和平。春風發高詠,懷哉沂水濱。千載寧遐思,光景無邊春。
涪江駛清瀏,四山玉連環。中有一掌平,萬井浮晴煙。鶯花隨世界,妙語發天慳。公來抉其秘,作堂娛燕間。
桂林舊首繡衣來,久矣余波拍越臺。自古直臣多牧廣,廣平曾賦嶺頭梅。
曉來竹馬躍兒曹,次第牙幢壓近郊。五老跨羊持色穗,也慶歡喜侯前茅。
別去凡山劃七春,一廛今日是滕民。擬撐釣舸迎前路,猿鶴從傍冷笑人。
魚稻之鄉雁鶩驕,鯨鯢噴沬撼江潮。明公自是威風手,南土應無莠害苗。
杜劉二子潁川居,出處雖同語嘿殊。勿謂寒蟬吾原學,閉門自辦靜工夫。
道固無方實以書,要于書悟道之虛。雷風水火易經始,草木魚蟲詩緒余。萬理所歸為寶藏,一真之外是蘧廬。俚編道欲相磋切,不道亡筌自得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