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韶春半,三空霽景初。獻來應有受,滅盡竟無馀。化跡傳官寺,歸誠謁梵居。殿堂花覆席,觀閣柳垂疏。
衛幕銜恩重,潘輿送喜頻。濟時瞻上將,錫號戴慈親。富貴當如此,尊榮邁等倫。郡依封土舊,國與大名新。
寫景抒情孤寂
豈曰趣名者,年年待命通。坐令青嶂上,興起白云中。岸浸如天水,林含似雨風。南宗猶有礙,西寺問恭公。
銜命將辭國,非才忝侍臣。天中戀明主,海外憶慈親。伏奏違金闕,騑驂去玉津。蓬萊鄉路遠,若木故園林。西望懷恩日,東歸感義辰。平生一寶劍,留贈結交人。
歲晚離家客,更深上水船。犬鳴營柝外,漁唱驛燈前。遠役關慈母,孤忠仗老天。極知朱紱貴,無奈彩衣姸。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我比丘某甲,今為傍生類。發佛大慈悲,懺彼六情根。無始業障海,眼根著諸色。耳界聞亂聲,鼻染一切香。
毓秀含華十六齡,慈韓口授十三經。奇文不欲撐天地,大節偏教揭日星。何姓移劍亡漢室,誰人復楚乞秦廷。顧從一死明忠孝,碧血應留萬古青。
梁武慈悲不鼎烹,蒙恩豢養亦虛名。狐貍口腹應潛飽,就死多于日放生。
梁武慈悲不鼎烹,蒙恩豢養亦虛名。狐貍口腹應潛飽,就死多于日放翁。
欽從王命寄招提,寂寂荒階綠草齊。明月夜深接佛閣,看來不比汴梁時。
豎首橫目人,豎目橫身獸。從獸者智攖,甘人者勇斗。悲哉肉世界,奚物獲長壽。一虎當邑居,萬人怖而走。
官職牽人也可憐,老來那更問行年。渠儂解事無它語,道我慈親壽八千。
普陀巖大圣,應身三十二。慈悲視眾生,八萬四千眼。救一切苦難,八萬四千聲。依歸觀世音,是先得道者。
先從攢殿拜昭慈,尚想從容鎮事仉。九十三年神馭邈,架椸猶是舊裳衣。
有女諧良偶,承宗在嫡兒。館甥才匝歲,宅相果如期。脈發慈溪正,胞成江夏奇。咳名應會得,乳口見嘔咿。
分僧半坐小僧圓,世故猶尋未子緣。小大不同俱示病,窮通有命只聽天。愁看藥裹推難去,愿見乍醪騁不前。比若扶頭卻因酒,甘言苦口定誰賢。
余本燕趙人,秉心愚且直。群籍備所見,孤貞每自飭。徇祿期代耕,受任亦量力。幸逢休明時,朝野兩薦推。
維先自鄒魯,家世重儒風。詩禮襲遺訓,趨庭沾末躬。晝夜常自強,詞翰頗亦工。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建中即藩守,天寶為侍臣。歷觀兩都士,多閱諸侯人。鄒生乃后來,英俊亦罕倫。為文頗瑰麗,稟度自貞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