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念念浮云改,寄語長淮今好在。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龜山背。木魚呼客振林莽,鐵鳳橫空飛彩繪。忽驚堂宇變雄深,坐覺風雷生謦欬。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白云不解笑,青松有余哀。忽聞道人歸,鳥語山容開。神光出寶髻,法雨洗浮埃。
南北一山門,上下兩天竺。中有老法師,瘦長如鸛鵠。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見之自清涼,洗盡煩惱毒。
不辭清曉扣松扉,卻值支公久不歸。山鳥不鳴天欲雪,卷簾惟見白云飛。
天愛禪心圓且潔,故添明月伴清光。
日月轉雙轂,古今同一丘。惟此鶴骨老,凜然不知秋。去住兩無礙,人天爭挽留。去如龍出山,雷雨卷潭湫。
我兄教我過東吳,遺墨山間無處無。忽報冬潮催出堰,俗緣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葉未紅,湖光凝碧曉無風。行窮上下兩天竺,望斷南山龍井龍。
井水中藏東海魚,側盆翻雨洗凡夫。隔山欲共公相見,莫道從來一滴無。
轍自績溪蒙恩召還,將自宣城沿大江以歸。家兄子瞻以書告曰:“不如道歙溪,過錢塘,一觀老兄遺跡。”轍用其言。既至吳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地僻人稀到,病來無話端。遠山游未得,終日臥中看。藥篋經梅潤,松窗過雨寒。唯師知我趣,塵事絕相干。
兩受皇恩萬慮休,浙陽高臥謝諸侯。定回幽室苔痕老,講徹閑庭樹影秋。天竺云泉時掛夢,梁園風景懶重游。溪聲柏子將誰說,默倚禪床自點頭。
不見二十載,重尋事更違。門臨寒水閉,鳥向夕陽歸。吟恐成華發,閑疑入翠微。登舟獨南去,乘興一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