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管史的詩詞(29首)
3
《唐多令(別吳毅夫、趙仲權、史敏叔、朱擇善)》 宋·魏了翁
朔雪上征衣。
春風送客歸。
萬楊華、數點榴枝。
春事無多天不管,教爛熳、住離披。
開謝本同機。
榮枯自一時。
算天公、不遣春知。
但得溶溶生意在,隨冷暖、鎮芳菲。
4
《唐多令(別吳毅夫、趙仲權、史敏叔、朱擇善)》 宋·魏了翁
朔雪上征衣。
春風送客歸。
萬楊華、數點榴枝。
春事無多天不管,教爛熳、住離披。
開謝本同機。
榮枯自一時。
算天公、不遣春知。
但得溶溶生意在,隨冷暖、鎮芳菲。
8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9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11
《貨殖列傳序》 兩漢·司馬遷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
”必用此為務,挽近世涂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 之味,身安逸樂而心夸矜勢能之榮。
* 關于教管史的詩詞 描寫教管史的詩詞 帶有教管史的詩詞 包含教管史的古詩詞(29首)